贺轶玲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道德教育道德交往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策略环境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科学研究》《高等理科教育》《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资源共享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4
《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龚理专 黄芳铭 贺轶玲 
湖南省2006年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资源共享的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校际互选课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6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ACA07004)
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既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校优秀课程的建设。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掘校际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整章建制,突出特色,监督管理,建立校际选修课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
关键词:校际合作 文化素质教育 资源共享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18届学术年会综述
《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80-80,共1页郭娅玲 贺轶玲 
2009年10月31至11月2日,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第18届学术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机构和近5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8家教育类杂志社的主编和编辑...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 专业委员会 教育学分会 学术年会 年会综述 德育 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被引量:6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年第6期89-93,共5页贺轶玲 李培超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大学生作为社会道德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的渗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被引量:8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89-93,共5页陈正华 贺轶玲 
传统道德教育以单向交往为主要特征 ,这是造成道德教育困境的症结所在。从交往视角出发 ,道德交往的内涵十分丰富 ,学校道德交往的特征、类型是多元的 ,相应的教育策略也应是多样化的。
关键词:学校 单向交往 道德交往 主体 道德教育 教育策略 
道德教育的新视角:道德交往
《怀化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陈正华 贺轶玲 
从新视角出发 ,阐述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困境 。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交往 单向交往 人际关系 德育理论 学生 主体地位 道德灌输 教育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