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璋

作品数:11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汽油机内燃机甲醇发动机车用发动机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内燃机》《煤炭转化》《内燃机工程》《内燃机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纯甲醇发动机冷起动系统的研发被引量:15
《汽车工程》2011年第4期298-302,共5页朱建军 寇子明 王淑平 郑国璋 
针对纯甲醇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的问题,从改善甲醇燃料的蒸发和雾化入手,在进气歧管前节气门后加装自行研发的甲醇发动机冷起动系统,采用PTC陶瓷热敏电阻将起动时喷入气缸的甲醇加热,促其蒸发,使甲醇蒸汽浓度达到着火界限。试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发动机 甲醇 冷起动 蒸发 
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横向振动的研究被引量:17
《内燃机学报》2007年第2期187-191,共5页王艳华 乔安平 郑国璋 
通过对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进行横向振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同步带横向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共同因素主要是同步带跨度,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减小同步带跨度既可以有效减小同步带运动过程中横向振动幅度,又可...
关键词:正时同步带 横向振动 共振 振幅 频率 
甲醇燃料在车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9
《内燃机工程》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王艳华 郑国璋 
结合甲醇燃料的理化特性,分别在495Q和JT468Q汽油发动机进行了燃用高比例M85甲醇汽油燃料和全甲醇燃料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直接燃烧定比例甲醇燃料时,功率和扭矩都略有提高;提高压缩比后,功率和扭矩都大幅度提高,燃油消耗也大幅...
关键词:内燃机 汽油机 甲醇 压缩比 
JT468Q汽油机的研发被引量:2
《内燃机工程》2004年第4期15-19,共5页张志香 郑国璋 
概述了自行开发的JT468Q电控四气门汽油机的结构特点及采用的先进技术。通过分析部分引进的小排量四气门汽油机出现的局部过热问题,在JT468Q汽油机设计中采用强制大循环结构。经过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JT468Q汽油机设计可靠,...
关键词:内燃机 汽油机 四气门 结构特点 研制 试验 
废气涡轮增压与发动机匹配的理论计算研究被引量:7
《内燃机》2004年第1期1-3,6,共4页王应红 郑国璋 
根据废气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对增压器和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其他方面的匹配进行了计算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发动机选配增压器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及重新为指定发动机设计增压器的基本步骤。
关键词:废气涡轮增压 发动机 匹配 
465Q汽油机冷却系统的改进被引量:19
《内燃机工程》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朱建军 郑国璋 
46 5Q汽油机的冷却水套设计结构造成局部水流速度太低 ,致使大负荷时发生局部过热问题。运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概念 ,采用提高水流速度的措施来改进 4 6 5Q的冷却系统 ,并将改进措施应用在JT4 6 8Q汽油机上 ,解决了局部过热问题。
关键词:内燃机 汽油机 冷却系统 
双顶置凸轮轴正时齿形带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被引量:3
《内燃机工程》2002年第6期25-29,共5页裴梅香 郑国璋 
本文概述了同步齿形带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双顶置凸轮轴正时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给出了各个环节的设计过程、经验数据及应遵循的法则,并着重强调了各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使正时传动系统的设计研究趋于完善。
关键词:双顶置凸轮轴 内燃机 齿形带 正时传动 四气门机构 
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设计研究
《车用发动机》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李莉 郑国璋 杨庆佛 贾建荣 詹刚生 
为满足现代汽车对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发动机高功率、低油耗以及低排放的要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直动式液力间隙调节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 ,。该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力间隙调节器 (HLA)和可变配气相位 (VVT)技术。概述了HLA和VVT的意义和应用 ...
关键词:发动机 配气机构 液力间隙调节器 可变配气相位 汽车 基本结构 工作原理 
ZS195柴油机燃用二甲醚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0
《内燃机工程》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胡真 郑国璋 杨庆佛 
根据二甲醚燃料的特性 ,在ZS195柴油机上进行了供油量、供油提前角、喷油压力的参数优化和匹配 ,以及这些参数对柴油机燃用二甲醚的动力性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对燃油供给系统低压部分进行改造 ,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试验结果表明 :ZS...
关键词:二甲醚 试验 性能 排放 柴油机 ZS195 
低浓度煤层气发电用发动机混合器的设计被引量:3
《煤炭转化》2001年第1期40-43,共4页张晓青 郑国璋 杨庆佛 王爱卿 王前进 
介绍了一种新混合器的设计、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并对试验结果和原混合器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新的混合器不仅能满足不同浓度燃气的需求 ,而且降低了燃料消耗 。
关键词:煤层气 混合器 发电用发动机 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