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敏

作品数:12被引量: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方法论后发优势卒中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春大学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思政课”之“善用”的几点思考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张丽敏 
2021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党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GXJK663),主持人:张丽敏;202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系统联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GXJK514),主持人:张丽敏;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同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YSL19P10),主持人:张丽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思想政治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张丽敏;201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编号:GDGZ19Y137),主持人:张丽敏
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要在“大”上下功夫,以“大时代”“大文章”“大先生”“大情怀”来引导学生,助推学生发展,切实担当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在“大”上下功夫,目的还是在“善用”,如果结合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全民...
关键词:大思政课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大国 
大学教育中课程德育的定位解读、界域厘定和实践选择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2期269-274,共6页娄淑华 张丽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VSZ054);广东省教育科学高教专题项目(2021GXJK663)。
课程德育,是在大学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其旨在运用大学教育所涵盖的全部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的德育元素进行"立德树人"活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课程德育,是大学教育中智育与德育的互补互促,是德育资源的整合创新,是...
关键词:大学教育 课程德育 立德树人 教育共同体 
从异化到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理性回归被引量:11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9期276-280,共5页张丽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19VSZ0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KS101)。
构建师生关系的"和谐",提升大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本是大学"立德树人"的使命,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惯性化、心理情感复杂化、人际关系单一化、道德责任悬空化等却影响了和谐理念的落实,致使师生关系异化,影响大...
关键词:大学 师生关系 异化理论 和谐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特点的入识性与标识性
《长春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81-84,共4页张丽敏 李野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2017SZY154);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HYSK16P14);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立项课题(2017_sk05)
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时代课题,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一门富有理论性、应用性及综合性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这其中蕴涵着鲜明的特点。本文从特点的入时性和标识性出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入识性 标识性 文化自信 
发挥成人教育“后发优势”四题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第24期23-26,共4页张丽敏 李野 
"后发优势"作为相对优势,是一个动态转化的过程,是新形势下认识、学习、实现甚至超越自身发展的基本思路。成人教育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强化价值认同内化、追求利益协调平衡、构建制度协同创新、发挥德治法治合力等相关内容上。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育主体 后发优势 
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探析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46-48,共3页张丽敏 娄淑华 徐国辉 
2015年度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内容研究"(HYSK15P0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将"现实的人"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更应该从人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从而探...
关键词:人性 需要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梳理与评价被引量:3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第2期1-3,共3页娄淑华 张丽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学术界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新型观点的研究中,进行必要的梳理与评价,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谐师生关系 梳理 评价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综述被引量:5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娄淑华 张丽敏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是高校大学生政治权利在政治关系中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大学生作为边缘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政治参与 大学生政治参与 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思考被引量:1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8-139,142,共3页娄德利 张丽敏 
笔者在本文试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做一些疏浅的探讨,主要概括为三条有效途径: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思考问题;形成合力,构建"零距离沟通"合理机制;塑造人格,推动大学文化功能有效发挥。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性 
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探索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期202-204,共3页娄淑华 张丽敏 
德育方法是德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体现着德育理论应用的实际状况和效果。研究方法的创新,既是方法本身的需要,又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既体现着学科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又体现着学科发展过程中实践环节的发展变化。因此,识别德育方法创新...
关键词:德育方法 地位作用 因素 思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