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兰

作品数:8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工学院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英语认知语义分析语义分析英汉基本颜色词《儿子与情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分析被引量:48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5期47-50,55,共5页张祝祥 杜凤兰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黑”、“白”为例,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总结其成因。
关键词:英汉基本颜色词 认知 语义分析 
英语空间词语OVER的认知语义研究被引量: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58-161,共4页杜凤兰 
从认知角度对英语空间概念词语OVER的语义进行分析,其理论前提是:比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空间概念主要是通过隐喻,即空间隐喻表达的。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示——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其它非空间的目标域。因此,一个表示空间...
关键词:空间概念 隐喻 空间隐喻 意象图式 
美国文学中的思想史——清教思想被引量:4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第1期134-138,共5页杜凤兰 
一个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思想、文化、风俗、道德习惯及价值观念等对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美国文学从其萌芽状态起就受到清教思想的强烈影响,清教思想在美国文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美国文学的...
关键词:清教徒 清教思想 美国文学 
英语新词的产生及其构成被引量:7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49-52,共4页杜凤兰 张晓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地交往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往而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这些变化越来越明显。其中重点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大量的新词不断出现。本...
关键词:产生 构成 英语新词 
西方文学中“人”的主题述评被引量:1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20-25,共6页杜凤兰 吴燕 
文学是一门艺术,它来自生活,描写生活,这是自古以来无争的事实。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又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对人的某一方面的描写。自古至今的西方文学亦如此。对人的主题的描写与揭示构成西方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西方社...
关键词:西方文学 人的主题 理性 情感 人的异化 
浅析人的异化在《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被引量:8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5-56,125,共3页杜凤兰 
人的异化是西方现代派作家普遍揭示的主题之一。在《儿子与情人》中 ,劳伦斯以英国诺丁汉郡矿工的生活为背景 ,以保罗的成长过程为主线 ,以心理探索为主要途径 ,深入细致地描写了莫莱尔一家的感情纠葛与冲突 ,从而深刻展现了劳伦斯小说...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 人的异化 西方工业文明 
英语指示代词this和that的语用功能被引量:4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杜凤兰 
从语用学角度讨论了英语指示代词this和that的功能 ,分析了作为指示语之一的this和that的指示型和非指示型、手势型和象征型用法及this和that的不同指示功能。从而阐明了包括this和that在内的指示语同语境的密切关系。只有在具体的语境...
关键词:英语 指示代词 this that 语用功能 用法 指示功能 词汇 
试论英语词语的搭配被引量:1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86-89,共4页杜凤兰 魏志中 
本文探讨了英语词语搭配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
关键词:英语 词语搭配 联想 语篇 衔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