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平

作品数:12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词典》不及物动词宾语服务人民广告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汉语学习》《辞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汉语词典》对新义新用的处理被引量:2
《辞书研究》2009年第5期21-27,共7页段晓平 
增删词语是词典编纂者在修订辞书时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通过《现汉》不同版本增删、修改词语的实例来分析《现汉》增补新义新用的主要方法,并指出《现汉》吸收新义新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新义 新用 
中学文明语言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15-118,共4页段晓平 
国家教育部(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规划项目"儿童语言高标准;高素质教育实验研究"(YB105-35)的一个子课题
对中学生文明语言素质展开调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态度友好、言语热情;2.尊重他人、理解他人;3.说到做到、讲究诚信。通过学生与教师、家长调查数据的对比,中学生在诚信语言方面表现还不够理想。在打造诚信社会之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诚...
关键词:中学生 文明语言素质 调查分析 
语言文字法规在教育领域的实施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段晓平 
关键词:教育领域 语言文字法 着法 中国 社会 实施现状 历史 语言文字规范化 规范标准 标志 
中学语言文字规范现状调查分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02-106,共5页段晓平 
国家教育部(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规划项目"儿童语言高标准;高素质教育实验研究"(YB105-35)的一个子课题。
从四个方面对中学语言文字规范现状进行了调查:一、对语言文字法规的认识,二、普通话使用情况,三、规范字使用情况,四、汉语拼音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其中某些方面还很不理想,如对语言文字法规的认...
关键词:中学 语言文字规范 调查分析 
普通话测试标准与学理根据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段晓平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正在向纵深开展,但在测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界定词语,如何掌握多音字、词的轻重格式的标准,如何对待《大纲》和词典中的某些失误等。这都需要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加以解决,测试员应该掌握相关的语言学知识,以减...
关键词:测试标准 学理根据 主观因素 
关于去去相连的双音词的测试评分标准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114-116,共3页段晓平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去声加去声的双音节词语评分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对重中格式的词语把握不定。将《大纲》普通话常用词语表 (表一 )中去去相连的重中格式的词语辑录出来 。
关键词:双音词 评分标准 测试标准 去声 童中格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 
“有”字句的语音切分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53-55,共3页段晓平 王淑君 
本文从语音停延的角度对狭义的“有”字句进行考察,分析了语音切分与语法切分相一致、不一致及两可三种情况。认为一般用语法结构关系来说明语音停延远远不够,“有”字句的语音停延主要受节律因素和语义表达的制约。
关键词:“有”字句 停延 语法结构 语音切分 
现代汉语词形的演变与规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108-111,共4页段晓平 
通过五四以来现代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中的词语同当代对应的基本定型的词语作比较 ,说明词语演变的方式主要有 :改变字形、变换语序、调换语素 ,并提出词形规范的途径主要是 :自然规范、法定规范。
关键词:词汇 现代汉语 词形 字形 语序 语素 词形规范 自然规范 法定规范 引导规范 
《现代汉语词典》 对文白异读字的处理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段晓平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多音字 口语音 词义 
汉语构词音节的演变与规范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第3期67-70,共4页段晓平 
本文以五四以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词语为例,分析了现代汉语双音节化主要的三种途径:单音节词扩充为双音节词,三音节或多音节调压缩为双音节调,调组凝固为双音节词。并从词汇规范和修辞运用两方面对音节选择提出要求,分析汉...
关键词:音节 演变 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