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芹

作品数:40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激光辐照混沌载流子输运物理学红外探测器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光学学报》《自动化信息》《科技信息》《化工高等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物理学中的美
《科技经济导刊》2018年第1期126-126,共1页马丽芹 
物理学家们对美的追求,极大地影响着物理学的进展。本文对物理学中处处蕴含的科学美做了论述。在教学中如果能指出科学美的存在就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美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物理学 简洁美 和谐美 对称美 科学美 
物理学与哲学关系之管见被引量:1
《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第33期130-130,共1页马丽芹 
本文讨论了物理学与哲学的起源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起源于哲学,物理学上的每次变革在哲学上都有所体现,物理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促进新的哲学思想的诞生,而哲学思想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理学 哲学 经典力学 唯物主义 电磁学 
大学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对称性分析
《科技经济导刊》2016年第33期195-,共1页马丽芹 
对称性思维在物理学尤其在电磁理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电磁规律的对称性。指出了在电磁学教学中重视对称性思维及作对称性分析的意义。
关键词:电磁学 电磁规律 对称性 
物理学之科学美赏析
《科技视界》2015年第35期154-154,共1页马丽芹 
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对美有着强烈追求。本文对物理学中蕴含的科学美即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和统一美做了剖析。物理学的建立过程也是物理学者追求科学美的过程,他们追求科学美的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物理学 简洁美 和谐美 对称美 统一美 
德希特时空中RN黑洞的标量场隧穿效应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郭广海 马丽芹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2SF006)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处于相变点的RN黑洞在德希特时空中的标量场隧穿效应,将视界附近的势垒以阶梯形势垒代替,计算了标量场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结果表明:对于高能标量场,反射系数趋于零,而透射系数接近于1,即所有的标量场粒子都将透...
关键词:RN黑洞 德希特时空 标量场 隧穿效应 
洛伦兹力与动生电动势产生机理的再探讨
《科技视界》2014年第35期132-132,202,共2页马丽芹 
本文对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关系以及动生电动势产生机理进行了再探讨,认为安培力是载流导线中所有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总和;从动生电动势的产生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洛伦兹力所做的总功为零,但其分力可以做功。洛伦兹力...
关键词:洛伦兹力 安培力 动生电动势 做功 
电磁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科技信息》2013年第35期69-,82,共2页马丽芹 
对大学物理教材中电位移矢量的定义提出了磋商建议;从动生电动势的产生过程进一步讨论了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对动生电动势的产生机理提出了新观点,洛伦兹力的分力提供了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对空心导体球外表面上的电荷分布做了简...
关键词:电位移矢量 动生电动势 洛伦兹力 电荷分布 
爱因斯坦的人文素质探析
《临沂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马丽芹 
爱因斯坦不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是杰出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他发表的关于社会政治及战争与和平等人文方面的言论在数量上与他的关于自然科学的论著不相上下。他的人文素质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爱因斯坦 人文素质 科学探索 主要动力 
爱因斯坦及其哲学思想
《科技信息》2013年第35期-,154,共2页马丽芹 
爱因斯坦不仅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杰出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相对论不仅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一百年来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考察和分析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历史背景和其哲学思想,...
关键词:爱因斯坦 相对论 哲学思想 时空观 
大学物理教学与科学美教育
《科技视界》2013年第31期132-132,147,共2页马丽芹 
物理学家们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对科学美有着强烈地追求,他们追求美的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物理学中蕴含的科学美可归结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和统一美,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美教育,能使学生领悟科学美的魅力,...
关键词:物理学 科学美 物理教学 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