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亦聪

作品数:24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散文散文创作中国现代散文章太炎边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天府新论》《关东学刊》《中州学刊》《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散文史中的言志派及其思想谱系——评黄开发新著《言志文学思潮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4期424-434,共11页何亦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17YJC751012)的阶段性成果
1932年,周作人在辅仁大学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将“言志”与“载道”对举,以为中国文学史上有言志、载道两派,二者的抗衡、交替构成了文学史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他又特别标榜晚明的公安派与竟陵派,用“新文学运动”一语形容这两派...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文学思潮 竟陵派 左翼作家 晚明小品 散文史 俞平伯 言志说 
“破名者的姿态”--评金理《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34-37,共4页何亦聪 
中国近世文化的一个痼疾是名与实的高度分离,新文化运动以后,此种痼疾并未消失,反而与新的文化资源、社会思潮结合产生了“现代名教”。金理的《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以章太炎、鲁迅、胡风、胡适为...
关键词:金理 《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 现代名教 “名” 章太炎 鲁迅 胡风 胡适 文学史 思想史 
作为意识形态的古文——论周氏兄弟对古文的批判及其现代文章观的建立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年第4期177-192,共16页何亦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17YJC751012)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中国近现代文章变革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变革者对旧式文章及文章观的批判;二是变革者对新式文章的多元化设想与实践。然而有一个问题或许是未曾引起足够重视的:在中国近现代文章变革的过程中,被批判对象究竟在多大程...
关键词:周氏兄弟 新文学家 文学革命 文章观 中国近现代 变革者 批判对象 文章变革 
汉宋之争在现代思想史中的位移与权变——对周作人思想的一个侧面观察
《天府新论》2020年第5期43-52,共10页何亦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编号:17YJC751012)的阶段性成果。
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中,周作人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一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承认,但其思想中的另一面仍未得到足够重视。自1935年始,周作人猛烈地攻击宋学,同时将一批清代的儒者引为重要的思想资源,这里面既有对儒家思想的再思考,也包含着...
关键词:周作人 汉宋之争 新道德哲学 五四 清代儒学 
章太炎的述学理念与清季民初学术转型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4-49,共6页何亦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17YJC751012)
清季民初的学术转型,既包括了学术思想、方法的转型,也包括了述学理念、文体的转型,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许多学者均在反思中国传统述学范式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述学理念,而章太炎即是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一个。章太炎的述...
关键词:章太炎 述学理念 学术转型 
荀子:异端与常道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4期111-115,共5页何亦聪 
先秦诸子中荀子一般作为儒家代表之一,但在公众阅读层面远谈不上了解,《史记》中将他与孟子合传,但无疑一般印象中他更合适与韩非并谈。何亦聪这篇短文大气包举,几乎是一部微型的儒学思想史,他要言不烦地辨析了荀子在儒家思想脉络中所...
关键词:“异端” 荀子 常道 道德形而上学 先秦诸子 公众阅读 《史记》 思想脉络 
关于“70后”“80后”文学的对话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12期92-101,共10页宋嵩 刘大先 李丹 徐勇 韩松刚 金春平 何亦聪 刘芳坤 
宋嵩(中国现代文学馆助理研究员):很荣幸主持这场对话。我们都知道,今年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就是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的召开。“70后”和“80后”作家、评论家成为这次青创会的主力。如今,就连最年轻的“80后”作家也已经年届...
关键词:“80后”文学 “70后” 对话 中国现代文学馆 作家创作 评论家 研究员 文学界 
猥精(外二篇)
《山西文学》2018年第10期104-107,共4页何亦聪 
大约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家乡曾兴起过一阵吃刺猬的风气,其烹制方法以油炸、炙烤为主,一时间周围各区县的食客蜂拥而至,街边的饭馆子门口,都可见到剥下来的刺猬皮。当时人们也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的意识,吃刺猬无非图个新奇罢了,据一位吃过...
关键词: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多维视野中的李娟非虚构散文创作被引量:5
《关东学刊》2018年第2期188-194,共7页何亦聪 
李娟的"阿勒泰系列"散文以及"牧场系列"等非虚构作品在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一是文字层面,李娟天真的眼光、细腻的感悟,丰富的精神意味,使她的写作呈现出独特魅力;二是文学史层面,李娟创作是对散文文体演进的推动,她作品中的人、事、物...
关键词:李娟 非虚构散文 边地 
中国散文现代转型语境中的“谈话风”说——由刘绪源的《今文渊源》说开去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8年第3期26-29,共4页何亦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桐选之争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秩序的建立"(项目批准号:17YJC751012)的阶段性成果
刘绪源在《今文渊源》一书中提出的"谈话风"说,解释了现代散文之所以为现代散文,并提出了一种别有意味的散文史观,其背后更浸润着面向时代与现实的鲜明的问题意识,只是在对传统文章的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刘绪源 谈话风 现代散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