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川

作品数:1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改《红楼梦》语文教学艺术形式《金瓶梅》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上半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山花(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楼梦》的初创性
《山花(下半月)》2013年第8期142-143,共2页陈西川 
《红楼梦》是曹雪芹于18世纪中叶创造的一个人间奇迹。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红楼梦》当然不是传统文化的科普读物,它的文化底蕴在于作家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积...
关键词:《红楼梦》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18世纪 文化底蕴 科普读物 封建末世 
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作家》2013年第03X期150-151,共2页陈西川 
《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散文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论辩艺术 
沉雄·清婉·纵逸——论“三曹”诗歌的不同风格
《作家》2012年第16期139-140,共2页陈西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诗歌,而建安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三曹"是建安诗坛的领袖,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梗概多气"的诗风基调,震慑当时,蔚为壮观,遗...
关键词:“三曹” 沉雄 清婉 纵逸 
《三国演义》一部战争的艺术
《作家》2012年第22期174-175,共2页陈西川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开辟了中国长篇小说,特别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它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为后世的戏曲艺术、话本艺术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的故事深入人心,在战略与谋...
关键词:《三国演义》战争 艺术 
描写世情 尽为情伪——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内容被引量:1
《作家》2012年第4期135-136,共2页陈西川 
郑振铎说:"要在文学里看出中国社会的潜伏黑暗面来,《金瓶梅》是一部可靠的研究资料。"小说真实广泛地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揭露了晚明时期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本文就《金瓶梅》的思想内容作以论述。
关键词:《金瓶梅》 思想内容 现实主义 
作画与作文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年第8期117-117,共1页陈西川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的技术。现在,我们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信息时代家庭工作的任务是编制电脑程序、写作、远距离监测生产过程...
关键词:作文 作画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 信息时代 第一生产力 家庭化 现代科学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阅读欣赏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146-146,共1页陈西川 
诗歌欣赏在日常教学和阅读欣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开展诗歌教学,提高诗歌欣赏水平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讲述诗中有画、以画解诗的阅读欣赏方法。
关键词:陶渊明 诗中有画 以画解诗 二度创作 
语文教学中的德器培养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11期98-98,131,共2页陈西川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成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德器"的培养。德器中含有"德"和"才"两种意思,培养德器是比德育更高一个境界。本文就德器的继承、发展和培养作一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器 思想教育 继承 发扬 实施 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乐教”——浅谈语文与歌曲的结合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年第8期43-43,92,共2页陈西川 
歌曲与文学密不可分,诗词与歌曲紧密相关,许多优秀的歌曲来源于古诗词和文章。因此歌曲离不开语文,语文教学可以借助歌曲来进行,以便增强语文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即语文教学中的"乐教"。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乐教 歌曲 
语文教改中的诗教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9年第7期121-122,共2页陈西川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语)。因此,诗歌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教是传统教育宝库中众多优秀教育值得借鉴发扬的方式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
关键词:“诗教” 语文教改 艺术形式 知识教育 诗歌教学 内容和方法 审美教育 情感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