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作品数:75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八股文考辨明清交游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镇江高专学报》《戏曲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考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渔传奇六种序评者再考辨
《镇江高专学报》2025年第1期11-17,28,共8页黄强 
虞巍在顺治四年(1647年)与顺治五年(1648年)期间作序的《怜香伴》,可能只是未完成的稿本;《风筝误》的评者“朴斋主人”就是序者虞镂;《蜃中楼》首条评语是评者垒庵居士即为序者孙治的确证;李渔评鉴的传奇《香草吟》,作者不是徐士俊,而...
关键词:李渔 传奇 戏剧作品 《笠翁十种曲》 序评者 
再论李渔哲学观点源于王阳明心学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6-108,共13页黄强 
李渔哲学观点源于王阳明心学,对这一论题开展讨论的前提有二:一是应当采用“李渔哲学观点”的提法;二是李渔极为推崇王阳明,对心学体会很深,以及两个方面赖以支撑的文献资料,本身就是李渔主动自觉接受心学影响的直接证据。将《资治新书...
关键词:李渔 哲学观点 以心为师 王阳明 心学 
论李渔中年自号笠翁隐含的思想意蕴——兼论李笠翁乃中国文学史上首位职业作家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8-107,共10页黄强 
李渔泛化意义上的隐居、强烈的入世意识、坦诚的自我解剖,表明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青箬笠,绿蓑衣”的隐逸之士。其中年自号笠翁,取义既在于“车笠交”中披蓑戴笠的贫贱之交、布衣之身,又在于纶竿垂钓的“人间大隐”。后者虚幻的避...
关键词:笠翁 车笠交 贫贱之士 隐逸之士 首位职业作家 
《〈肉蒲团〉校证》初版补校与拾误
《镇江高专学报》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黄强 
《〈肉蒲团〉校证》系迄今为止《肉蒲团》一书最为详尽的校勘本,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兹特胪举30条,并尽可能援引李渔著述特别是其短篇小说的词汇来印证,对《〈肉蒲团〉校证》进行补校、辨析或修正,以期此书再版时更臻完善。
关键词:《肉蒲团》 李渔 版本 校勘 考证 
《肉蒲团》作者与序年再考辨被引量:2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74-83,共10页黄强 
刘廷玑《在园杂志》称《肉蒲团》的作者为李渔,此说可信。择多例进行现代数据库信息检索分析,说明《肉蒲团》的语体就是李渔小说的语体。《肉蒲团》与李渔的《连城璧》(《无声戏》)、《十二楼》在语体、文体和从属于内容范畴的观点、主...
关键词:《肉蒲团》 李渔 语体 序年 考辨 
徐旭旦《世经堂词钞》中的前人之作——《桃花扇》中《寄扇》《余韵》出套曲作者再考辨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54-59,共6页黄强 
《世经堂词钞》由徐旭旦本人编定刊印,署名标示徐旭旦是此集中每一首词作的作者。但此集所收词中,或全篇、或部分抄袭宋人之作7首;明人之作41首,其中施绍莘之作就有38首。分析这一罕见的个案,可以甄别这些作品的真正作者,并为判定徐旭...
关键词:徐旭旦 《世经堂词钞》 抄袭 施绍莘 《桃花扇》 
《芥子园画传》的文学意蕴
《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6期74-77,共4页黄强 
《芥子园画传》全三集能够在历代画谱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最广的中国画技法的教材,产生巨大影响,绝不是偶然的。书中丰富的文学意蕴也使之有了不同寻常的附加值。与此前历代画谱不同,《画传》对文学意蕴的追求体现出自觉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芥子园画传》 文学意蕴 中国画技法 文学素养 附加值 自觉性 历代 诗文 
古原宏伸《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商榷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黄强 
日本学者古原宏伸的《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一文,认定李渔和王槩是初集的编撰者和责任人,无视沈心友对初集深度参与的贡献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由此引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解题》质疑初集所依据的李流芳稿本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因为...
关键词:古原宏伸 《芥子园画传初集解题》 沈心友 李渔 王槩 
居丧赋诗话袁枚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4期75-81,共7页黄强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文献可征,从两晋到晚清,居丧不赋诗的习俗延续千年之久。这一习俗主要指诗人居亲丧或妻丧期间不写诗,并终身不赋哭亲诗(参见拙文《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年约定》,《文学遗产》2015年第1期)。然而,对于中...
关键词:诗话 古代诗人 袁枚 《文学遗产》 诗歌史 中国 习俗 赋诗 
李渔“改名易字”说商榷被引量:1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7-83,共7页黄强 
迄今流行的李渔"改名易字"说的唯一出处《龙门李氏宗谱》的相关记载系晚出孤证,存在四个方面的可疑之处。《忆王孙·山居漫兴》"不期今日此山中"一词,被李渔研究界认定为李渔居伊山别业时改名易字的主要依据,而这首词其实作于李渔晚年...
关键词:笠翁 改名易字 《忆王孙》“山居漫兴” 《龙门李氏宗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