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欢

作品数:25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影响因素疑问句留学生习得习得过程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大利儿童汉语写作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第6期82-89,共8页陆海蓉 丁雪欢 
研究针对汉语作为二语的外国学习者在初级学习阶段,听、说与读、写能力未能较好并进的现象,基于复杂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跟踪分析意大利儿童在对话语篇和叙述语篇不同教学策略下,3年来写作能力的动态发展轨迹。探讨在初级汉语教学中,是...
关键词:复杂理论 写作能力 对话语篇 叙述语篇 动态发展 
东南亚留学生对“着”使用条件的认知及其习得过程被引量:4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3期17-26,共10页丁雪欢 曹莉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广州市哲社规划项目"东南亚留学生汉语‘着’的习得过程及学习策略研究"(09Y34)
通过对三类语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东南亚学生对于"着"所附着的动词具有[-终结]特征、"V+结果补语/数量宾语"和"着"相冲突有清醒的认知。其各类"着"结构的习得存在由静态义向动态义、意义基本句向意义非基本句、结构简单句到结构复杂...
关键词:“着” 使用条件 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印尼、泰国学生“连”字句习得考察被引量:6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25-31,共7页丁雪欢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语料分析发现:印尼、泰国学生最常使用"连"后为受事、施事的"连"字句,"连V都/也VP"句式缺失,有少量"连"后表任指疑问代词等偏误。两国学生对"连"标举极端的特点有明确认识,主要以"一量名"短语、有序名词方式显示极端性...
关键词:“连”字句 中介语系统 语义习得过程 影响因素 
外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习得中的偏误与策略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第2期1-8,共8页丁雪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语疑问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08J-05)
依据收集的留学生口头和书面语料发现,留学生疑问句偏误主要表现为简单化,一种是误漏语言成分的语形简化,反映了学习者因语言能力不足,趋于使用更自然、简单的无标记形式的普遍现象。一种是策略上的简单化,包括因泛化策略导致的误加"吗...
关键词:疑问句偏误 简化 自然度 策略 
湖南沅江话中的两种体标记“得来”和“来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0-53,95,共4页丁雪欢 
湖南沅江话中有两种附着在动词后的体标记,"得来"是表示动作不久前突然发生,"来得"表示某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与持续。"得来"和"来得"的句法分布、所附着动词的语义特征、所在格式的语用功能及说话人心理与主观评价等方面均存在...
关键词:沅江话 得来 来得 语义 语用 互补 
东南亚留学生动态助词“着”的学习策略被引量: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6期79-84,共6页丁雪欢 喻迎春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东南亚留学生汉语‘着’的习得过程及学习策略研究”(09Y34)
本文是针对东南亚留学生动态助词"着"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为主要材料,通过数据分析、访谈、调查问卷等实证方法,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学习"着"的时候使用了母语时间认知方式迁移、概括、简化和回...
关键词: 动态助词 学习策略 
是非问疑问标记及疑问功能习得过程的个案跟踪调查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09年第6期79-87,共9页丁雪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8J-05)"汉语疑问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个案跟踪调查和聚焦描述的研究方法,考察出是非问疑问标记"吗/吧"的动态习得过程为:漏"吗"→套语中用"吗"→"吗"的逐步熟悉内化→"吧"的萌芽、及与"吗"的混用→"吧"的发展、及与"吗"的分化。是非问疑问功能的习得过程为:初期多...
关键词:疑问标记 疑问功能 习得过程 
留学生疑问代词的习得研究被引量:6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48-55,共8页丁雪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语疑问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编号为:08J-05)的成果之一
通过群案调查发现,留学生所用疑问代词的数量分布,主要受句法处理难度、语言普遍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个案跟踪调查发现,留学生疑问代词的习得过程表现为:由简单核心词逐步向复杂边缘词扩展;疑问代词的使用由呆板到灵活;与疑问代词搭配...
关键词:疑问代词 数量分布 影响因素 习得过程 
留学生汉语正反问句习得中的选择偏向及其制约因素被引量:6
《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4期101-113,共13页丁雪欢 
通过对留学生调查语料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初中级留学生所用正反问句中,正反问句句式的数量分布大体和汉语本族语相似,与汉语本族语分布的不同主要受句法处理难度和跨语言普遍性的影响。构成正反重叠结构“X不X”的词语集中于少数...
关键词:正反问句 数量分布 选择偏向 制约因素 
时间副词“一时”的三类语法意义被引量: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第3期72-77,共6页丁雪欢 
时间副词“一时”细分为三类语法意义。一类表“短时存在”,凸显某行为或状态在一段短时间内维持不变。与“暂时”相比,此“一时”后动词所指行为状态的可控性弱、存在的时段更短、否定式更多、陈述更客观。二类表“瞬间突发”,凸显...
关键词:时间副词“一时” 语法意义 对比 凸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