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怡

作品数:25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哲学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哲学研究范式理解范式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哲学分析》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空间审视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4期138-146,共9页刘振怡 魏宏宇 
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自强问题研究”(2021QNYC034)。
近年来文化哲学包括文化记忆的空间视角受到重视。文化记忆的形成包括信息的辨认、储存和回忆等。文化记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阿莱达·阿斯曼,他对文化记忆中的文化回忆进行了空间视角的探讨,提出比较系统的回忆空间理论,尤其...
关键词:回忆空间 文化认同 文化记忆 数字媒介 
文化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24年第9期30-36,共7页刘振怡 
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自强问题研究”(2021QNYC034)。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在整个演化过程中所要突出的就是主体性。因此,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文化主体性的生成。就内容规定而言,文化主体性与文化认同密切关联,是人们在民族国家共同体中长期生活形成的对...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主体性 文化认同 “第二个结合” 文化现代化 
全球化与文化记忆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35-36,共2页刘振怡 阚侃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各民族打破原有的社会封闭性,超越了自身发展的局限,建立了互联互通的全球体系。但是,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从封闭,单一,稳定到开...
关键词: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记忆 民族文化多样性 技术全球化 弱势文化 全球体系 风险和挑战 互联互通 
全球化视域中文化记忆的研究及价值被引量:8
《求是学刊》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刘振怡 阚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17BZX064);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研究”(YJSCX2020-011HLJU)。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技术、政治的开放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此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现代性技术所引发的传统连续性的中断、空间的压缩,也对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记忆 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刘振怡 
黑龙江省社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项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9ZXH040)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化,标志着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内容呈现出“去中心化、碎片化”特征,传统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式微,这给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了前...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从“理论描述”到“问题导向”——“哲学导论”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分析被引量:5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78-80,共3页刘振怡 
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从‘理论描述’到‘问题导向’”(2018C78)。
目前,国内高校“哲学导论”的教学大部分围绕哲学研究主题展开,以“理论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每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课堂内容,没有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以“问题导向”为主的翻...
关键词:翻转课堂 问题导向 教学模式 “哲学导论” 
事实性与规范性: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反思
《中国哲学年鉴》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刘振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17BZX064)之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了很多值得重视的进步。从基本的理论定位而言,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价值是实现了哲学变革。关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和创新性,学界长时间以来主要围绕"马克思哲学的本真形态是什么?""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如何...
关键词:当代马克思主义 教科书体系 事实性 哲学变革 马克思的哲学观 马克思哲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定位 
从对抗颠覆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2期19-23,共5页刘振怡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性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17BIX064)。
在对资本主义的全方位批判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历时性”上体现出“颠覆”“否定”的特征,强调两种前后相继出现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对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共时性”为特征的不同文化认同之间的互利共赢、文化共生共荣存在的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 对抗颠覆 共赢共享 
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观念转换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年第4期210-219,共10页刘振怡 
在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新的理论与实践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创新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创新发展观念的转换,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关系着我们能否处理好传统与现代、...
关键词:创新发展 文化涵化 解释学 评价论 
启蒙与神话纠缠的内在逻辑——从福柯的视角再看《启蒙辩证法》被引量:1
《知与行》2018年第4期117-122,共6页刘振怡 金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17BZX064)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以下简称《启蒙》)一书中,对于启蒙和神话的关系做出了"神话就已经是启蒙,启蒙倒退回神话"的论断。他们发现了启蒙与神话之间的内在关联——启蒙想要以科学知识替代神话想象,试图造就更为合...
关键词:启蒙 神话 话语 权力 知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