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访华

作品数:11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素质教育工作大学建设大学排名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同济教育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重庆行政(公共人物)》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因子分析的学生成绩评价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启示被引量:14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年第4期14-24,共11页刘访华 余瑞君 
本文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案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部分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公共因子并解释,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掌握学生动态、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以及社会转变对高校和学生...
关键词:因子分析 综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发展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被引量:3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57-60,共4页朱正伟 袁侨英 刘访华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835062)
课堂教学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和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定位为高校的重点、基础系列课程,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课程当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高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手段和...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课程建设 
如何加强重庆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0年第3期76-78,共3页何恋 刘访华 
文化素质教育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经历了十年风雨,重庆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不足、课程质...
关键词:高校文化 素质教育工作 重庆市 文化素质教育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热点话题 教育认识 
力克理工院校背景 再思文化素质教育——基于重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被引量:1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11-13,共3页何恋 刘访华 
科研课题:本文为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编号:200911AOA0070323)
作为有浓厚理工背景的院校,重理轻文、文理分科不均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克服这一背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理工院校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重庆大学一直以理工著长,该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获得的经验或遭遇的问题在同类型高...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理工院校 教学质量 反思 
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讨被引量:1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6期53-54,共2页朱正伟 刘访华 袁侨英 余东升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835062)的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从观念的提出到实践探索已近十五年.在转变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对重庆市普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当前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工作 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 实践探索 问卷调查 普通高校 
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年第5期178-180,共3页杨国良 刘访华 
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已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经济危机 
中国大学综合排名指标体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2
《高教探索》2007年第6期23-25,共3页李冬英 刘访华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701Y0B0180204)的研究成果。
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权重)是决定大学排名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竞争力排行榜》四个国内大学排名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大学评价》本质上是"中国大...
关键词:大学排名 指标体系 修正 综合排名 
企业技术创新运作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5期63-66,共4页钟苏 刘访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企业必须加快知识技术创新的速度 ,加快新知识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制 ,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企业技术创新体制的建立和运作必需解决好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企业自身状态的调整和...
关键词:企业 技术创新 运作机制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大学建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2,共2页刘访华 
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适应国际化的教育建设与改革。从中国国情出发 ,遵从教育规律和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调整办学体制 ,明确教育目标 ,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学校独立法人的权利与责任 ,实现高等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 现代大学 建设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大学建设浅思(节选)
《同济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刘访华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 现代大学建设 高等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