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昀

作品数:49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广雅疏证》校勘训诂《说文解字》《读书杂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阴山学刊》《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语言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十五”“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汉语“有”字无定代词用法疏证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75-84,共10页张其昀 
古汉语中“有”字有一种无定代词用法,它直接用在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前,在表示“存在”义之外,还有称代动词义所关涉的不确定的人、物或事的意义。“有”字的无定代词用法可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加以证明。在语义层面,可通过以前后句、...
关键词:“有”字 无定代词 疏证 
左氏《春秋经》“矢鱼”辩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0-103,共4页张其昀 
左氏《春秋经》"矢鱼","矢"当即为"弓矢"字,"矢鱼"即谓"射鱼"。另作他解而不以"射鱼"训"矢鱼",其基础观念是认为古无射鱼之事。从传世文献到周代器铭,都可印证古射鱼事之存在。《周易》"射鲋"适可与"矢鱼"相照应。考古成果也可为射鱼之...
关键词:矢鱼 射鱼 《春秋经》 
扬州方言含有违实意向的凝固结构“说的”被引量:8
《中国语文》2015年第2期150-152,共3页张其昀 
扬州方言中,有一个“说的”[so?^5·ti],它形式上是由动词“说”加上助词“的”构成的,但它不属通常所说的“的”字短语,而是含有违实(counterfactual)意向的凝固结构。“违实”,是指所“说”内容虚假、荒诞、不可信(当然这都...
关键词:扬州方言 凝固 结构 意向 “的”字短语 主观认定 整体意义 “说” 
论音义结合之相对有理性——传统语言起源观补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34-43,共10页张其昀 
语言起源于声音模拟。不仅是在西方,在我国远古时期对拟声造词即有了初步认识。古代学者许慎、戴侗,近代学者章太炎、刘师培、黄侃等人对此都有所阐释。音义结合,并非出于偶然。词之得名,是在拟声基础上约定俗成的结果,是相对有理性的...
关键词:语言起源 声音模拟 传统语言起源观 约定俗成 
《读书杂志》据文脉校勘述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1-77,共7页张其昀 
江苏省"十五""211工程";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扬泰文库"二期子项目"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SQA0806A13)
据文脉进行校勘的校勘手段在《读书杂志》中得到了空前广泛的运用。王念孙主要是据上下文之间的文脉发现错误。通过论列《读书杂志》之校勘实例,将从一个侧面展示王念孙对于校勘学方法论之贡献。
关键词:《读书杂志》 文脉 校勘手段 
《读书杂志》据文例校勘述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53-60,共8页张其昀 
江苏省"十五";"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扬泰文库"二期子项目"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SQA0806A13)
据文例进行校勘在《读书杂志》中被王念孙作为一个常规校勘手段,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古籍校勘。通过论列《读书杂志》之校勘实例,将从一个侧面展示王念孙对于校勘学方法论之贡献。
关键词:《读书杂志》 文例 校勘手段 
《读书杂志》据文例校勘述例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2年第2期144-159,共16页张其昀 
江苏省“十五”“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扬泰文库”二期子项目“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编号:SQA0806A13)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著名的'高邮王氏四种'之一的王念孙《读书杂志》,其主体是关于《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淮南子》等古籍的校勘札记(书中,王氏吸收了其子王引之的一些意见)。王念孙堪称清乾嘉时期和整个校勘学历史上成就最大...
关键词:杂志 古籍 读书 校勘学 历史 成就 文例 
《读书杂志》据缺注和赘注校勘述例
《武陵学刊》2012年第6期117-123,共7页张其昀 
江苏省"十五""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扬泰文库"二期子项目"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SQA0806A13)
王念孙堪称清乾嘉时期和整个校勘学历史上成就最大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首先完全自觉地依据缺注和赘注现象进行典籍勘误,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常规校勘手段。《读书杂志》集中体现了王念孙的校勘学成就。论列《读书杂志》中据缺注和赘注进...
关键词:《读书杂志》 缺注 赘注 校勘手段 
“扬州”语源考索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109-114,共6页张其昀 
'州'字,《说文解字》训曰:'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云云。意谓'州'原指水中陆地(此义后写作'洲');在那'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2)的时代,先民们所居住的未被洪水淹没的水中...
关键词:先民 方割 语源 民居 九州 扬州 时代 
《说文解字》“爲”训“母猴”辩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86-89,共4页张其昀 
"爲"之字形,确不像"母猴",而像"手牵象形"。古籍中确有用"爲"表示猴的用法,但应视为假借,其本字当是"蜼"。《说文解字》以"母猴"训"爲",实反映了古籍中"爲"字的假借用法。
关键词:《说文解字》  母(猕)猴 假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