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强民

作品数:16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含蓄美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客家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辽宁青年》《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文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为例
《辽宁青年》2023年第23期0145-0147,共3页朱明秋 梁福根 彭强民 刘丽琼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语言文化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 号)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了中文专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立体化路径:通过角色前置、全程实训、“三教”齐抓、顶岗延时、以赛代培等方式,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文专业 职业素养 培养 立体化路径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8年第10期29-30,共2页彭强民 
教师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时,要注意挖掘事件本身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顾及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宽容,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为有意。
关键词:课堂教学 偶发事件 处理 
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考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第2期23-30,共8页彭强民 
宋人受江西诗派影响,爱以学问入诗,王正功也不例外。王正功以渊博的知识入诗带来文士傲骨。考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中的用典情况,可以看到一个官场历练出来的有才气的诗人。
关键词:王正功 桂林  用典 
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初探——兼论当代客家之全球发展被引量: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4-23,共10页彭会资 彭强民 彭强宏 
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形成于秦代开凿灵渠,连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而出南海。历经秦汉至唐宋元明清,由中原南迁的客家人,逐渐聚居南海北部湾地区而又移居海外。孙中山先生高度重视广西客家文化国际通道,至今通道崭新宽广开新篇。中国...
关键词:广西 客家 文化 全球 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高职课程建设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彭强民 
就几年来高职课程建设的发展提出建议: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为重要参照进行课程改革。以团体的力量策划专业的建设,勇于承担学术风险。创新不忘传统。打破学科樊篱,建立沟通机制。
关键词:高职 课程 发展 建设 
论审美生态中的美育家丰子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42-45,共4页彭强民 
从审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丰子恺的艺术人生。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真善美的崇高人格为目标。由于他具有对应地建构审美生境和审美人生的潜能,他的审美教育理论实际上已超出了真善美的审美场,向着益、宜的高层次的审美场发展。
关键词:艺术 审美 美育 丰子恺 
以“艺术兴学”理念创建校园文化的探讨被引量: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40-43,共4页彭强民 
"艺术兴学"应当突出"职业"特点。以"艺术兴学"为指导思想,建设校园文化阵地。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以创新文化活动为手段,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创建开放式学校文化,为社会服务,提升师专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校园文化 艺术兴学 学生社团 
广西客家与中原文化——从《诗经》说起
《客家研究辑刊》2009年第1期42-47,共6页彭会资 彭强民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被称为“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黄遵宪语)。他们辗转南迁,进人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后却被称为“新民”,客家话被称为“新民话”。有的客家人从广西北部湾出发,飘洋过海,走向南洋、欧美各国,足迹遍...
关键词:中原文化 《诗经》 客家人 广西 客家民系 “新民” 文学艺术 汉民族 
广西客家与中原文化——从《诗经》说起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89-94,共6页彭会资 彭强民 
首次将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联系起来,阐明非凡的客家"中原情结"及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客家人传承中原农业文明及其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走向,客家建筑礼乐中的中原文化因子以及对"和"的崇尚,从而展示强大的文化力。
关键词:客家人 中原情结 创新精神 农业文明 建筑礼乐 
现代诗分行书写的听觉美与视觉美被引量:1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89-93,共5页彭强民 
现代诗分行书写是音节的需要,追求听觉美;还能构筑新颖图形,追求视觉美。如果二者融合在一起,必能产生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现代诗 诗行 听觉美 视觉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