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华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概念隐喻英语议论文英汉议论文基于语料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肇庆学院学报》《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严复译介《天演论》的旨趣及其产生的影响与论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6-81,共6页朱东华 
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ZC-13);肇庆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资助项目(JSJY201109)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结局极大地震惊了中国社会。在此背景下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的竞争进化论遂由此倡行国内,且被维新人士改铸为国际竞争理论,为激励国人奋起救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然一战爆发后,中国处境危殆,其时文化人将大...
关键词:严复 《天演论》 竞争进化论 互助进化论 大同思想 
破解中外学术交流的困境--从《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看增加学术词汇的必要性被引量:4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184-187,共4页朱东华 金利民 
2006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北外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京教高【2006】27号)的部分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重点项目立项(05012);北京外国语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0103B03)资助;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统计分析方法,对《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1-4册词汇特征进行分析,考察了词汇的多样性、词汇密度、复现率以及核心词汇和学术词汇在教材中的覆盖情况。结果显示,教材中仅出现一次的低频词比例超过半数,学术词汇覆盖率偏...
关键词:精读教材 词汇特征 学术词汇 英语专业 
英汉“足部”概念隐喻对比研究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57-61,共5页朱东华 
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zc-13)
英汉语中"足"有13个隐喻投射,通过这些概念隐喻大致构筑了英汉语中4类抽象范畴域:智力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社会地位与人事关系以及程度。其中,英汉语中共有和差异隐喻投射域分别约为9个和2个,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的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足部” 概念隐喻 投射域 认知语言学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的评价语言范式特征——基于语料的态度和介入系统研究被引量:1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7-74,共8页朱东华 
本文采用语料库统计方法,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和介入系统为视角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的评价语言范式和态度词汇的特征。结果发现,受议论文体裁的影响,考察的句式中所承载的判断和鉴别评价意义多于情感意义。在词汇层面,与英语...
关键词:英语议论文 态度系统 介入系统 语言句式 词汇 
评价意义的微观和宏观体现方式——两篇英语议论文对比个案分析被引量:1
《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32-37,共6页朱东华 
依据评价理论,以微观层面的评价词汇和宏观结构的评价韵律模式为切入点,采用定性方法对比分析两篇高低分英语议论评价意义实现的异同。分析发现,低分作文由于态度定位和介入定位不当使得语篇缺乏作者与读者进行人际互动的良好效果。在...
关键词:评价理论 英语议论文 评价韵律模式 人际互动 
基于温度图式的英语概念隐喻被引量:2
《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1-74,92,共5页朱东华 
温度图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意象图式,在英语概念系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基于温度图式的英语概念隐喻表达,可以通过4个温度范畴投射到8个隐喻领域:疾病、色彩、兴趣与注意力、人或事物的活动程度、情感、社会地位、危险与...
关键词:温度图式 概念隐喻 身体经验 
英汉“光”的概念隐喻及其认知理据被引量:1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67-70,共4页朱东华 
"肇庆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基于认知;语用理论框架下的英汉隐喻语篇构建之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合同编号:0824
"光"是同语言、知识、人类的文明和人的存在本身密不可分的。为了对"光"的隐喻实质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探讨"光"在英汉语中隐喻义的异同及其隐喻认知理据,进一步揭示"光"所蕴含的人类心智体验及其哲学意义。
关键词:英流“光” 隐喻 体验性 哲学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圣经》典故文化渗透与英语学习被引量: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78-180,共3页朱东华 
在我国的英语教材中常含有《圣经》的句子或典故,学生们由于对圣经知识了解较少,对所学文章中与《圣经》相关的文化背景的理解难免会产生困难,因此,这也就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从英语教材中的《圣经》典故的隐喻和语言对英语学...
关键词:《圣经》 典故 英语教学 
邪恶与美善的交融——“珍珠”隐喻义在《珍珠》语篇中的建构被引量:3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第5期146-149,共4页朱东华 
斯坦贝克的小说《珍珠》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本文从隐喻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在小说中既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语言,又巧妙地使得"珍珠"具有多层隐喻义。"珍珠"即讽喻着"邪恶"之义,又可以从《圣经》的角度得到与《圣经》...
关键词:《珍珠》 隐喻语言 罪恶 道德 
对课堂指令语交际性的探讨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9-11,共3页朱东华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外语.让学生执行教师的指令语(following instmctions)就是一项功能性的交际活动(Littlewood,1981).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通过指令语学习英语,并以此...
关键词:课堂指令语 英语教学 交际活动 心理真实性 "输入"理论 传递信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