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外流

作品数:14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网络建构全数字化学分制高等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党史文苑》《中国远程教育》《忻州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以赣南师范学院加强精气神文化建设为例被引量:3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9年第5期64-65,69,共3页李外流 贺小华 
教育生态学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新视野。本文在解读大学文化内涵、教育生态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对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学校精气神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等作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学文化 教育生态学 精气神文化 
双因素理论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153-154,156,共3页李外流 贺小华 
本文在简单介绍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 大学生 基层就业 措施 建议 
浅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和谐追求被引量:4
《农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肖池平 李外流 
高校办公室是为学校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服务的综合办事机构,是学校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勾通内外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的总参谋部、总协调部和总服务部。办公室地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办公室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肩负着重要的...
关键词:高校 办公室工作 和谐 
做好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7期250-251,共2页刘建国 贺小华 李外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院校要因地制宜、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就业机制,完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夯实就业基础,狠抓就业教育,完善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充满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关键词:地方院校 毕业生 就业工作 
高校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工作流模式探讨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68-70,共3页刘杰 李外流 
公文处理和机关事务管理符合工作流模式,文章从网络结构、流模式比较及其应用介绍了适合于高校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流模式,特别是基于群件的工作流自动化系统能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工作流 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被引量: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李外流 
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响亮的口号,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它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追求学校办学理念的明晰、追求特色教育的形成,但在具体实践中,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存在诸多冲突,主要体现为六对矛盾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管理制度 
高校全数字化校园网络建构规划被引量:1
《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第12X期68-69,共2页黄全高 刘建国 李外流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全球化,教育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尽快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机遇,切合自身的特点,科学、全面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教育手段 高校 现代高等教育 校产管理 图书管理 学生管理 教务管理 人事管理 竞争 抓住机遇 
高等教育全数字化校园网络建构规划研究被引量:1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15-116,共2页刘建国 黄全高 李外流 
江西省2003年教改课题<现代高校宏观管理调控网络平台的构建>成果之一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导致竞争全球化,教育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尽快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机遇,切合自身的特点,科学、全面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发...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教育手段现代化 建设高等教育 网络建构 规划研究 发展要求 抓住机遇 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 当今社会 
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被引量:2
《党史文苑》2004年第10期103-105,共3页邓乐君 李外流 
本文分析了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即统战对象增多、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多元化;提出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推进高校教育创新、人才强校战略、政治文明建设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统战 
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浅谈高师院校的教育创新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73-75,共3页李外流 
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创新概念的提出为新世纪高师教育指明了新 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从弘扬育师为本的大学精神等五个方面探讨分析了高师院校的教育创新。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高师院校 师资培养 管理体制 德育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