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作品数:29被引量:43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莫里森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电子商务》《林区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文化育人困境和培养机制研究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年第6期39-43,共5页王丽丽 杨帆 
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要求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担负起课程文化育人的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
关键词:英语课程 文化育人 育人机制 育人策略 
黑人生存的文化困境表征——以《最蓝的眼睛》的库助文体学分析为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王丽丽 郭思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媒体涉藏舆论的隐性话语蒙蔽机制研究:历时语料视角”(20YJC7400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跨学科视野下的基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雌雄同体观’研究”(3072020CF1207)。
文章借助软件WordSmith和AntConc提取并分析了小说《最蓝的眼睛》中“blue”和“eye”两个词的出现频次、类链接和具体搭配词项。结果发现,黑人生存的文化困境表现为黑人生存体验的困惑、黑人价值观念的异化和黑人身份建构的危机三个方...
关键词:文化困境 “blue” “eye” 库助文体学 
基于产出导向的大学英语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被引量:58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年第3期146-151,共6页王丽丽 张晓慧 
黑龙江省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能+’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大学英语‘金课’研究与实践”(编号:SJGY20190140);哈尔滨工程大学2020年品牌课程立项“大学英语混合式课程”;202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后疫情时代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编号:JG2020B80)。
"一流课程"建设是办好一流专业的着力点,是实现中国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阐释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内涵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文章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框架,提出了建设大学英语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具体方法和有效策略,...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一流课程” 
“后种族”时代背景下的黑人女性身体叙事——托妮·莫里森《孩子的愤怒》解读被引量: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70-78,158,共10页王丽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媒体涉藏舆论的隐性话语蒙蔽机制研究:历时语料视角(20YJC7400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跨学科视野下的基于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雌雄同体观’研究”(3072020CF1207)。
托妮·莫里森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孩子的愤怒》聚焦于当代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隐性冷暴力,着墨于黑人女性身体在种族主义、白人文化、男权价值影响下的变化。莫里森借助身体叙事揭示了黑人女性身体遭受的冷暴力,她们的身体沦为可食用或...
关键词:“后种族” 黑人女性 《孩子的愤怒》 身体叙事 
女性主义叙事理论的典型阐释--论托妮·莫里森的《恩惠》和《孩子的愤怒》被引量:1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121-125,共5页王丽丽 杜剑泽 
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精品文科项目“福克纳小说中失语的母亲群像研究”(3072019CFW12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于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一带一路’的批评话语分析”(WY2018027-A)。
托妮·莫里森多声部的女性叙述声音呈现了黑人女性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在莫里森的作品中,她融合个人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集体型叙述声音打破男性话语权威,赋予边缘群体话语权。个人叙述声音体现了黑人女性种族身份的建构过程,...
关键词:女性叙述声音 种族和性别身份 女性话语权威 《恩惠》 《孩子的愤怒》 
数字人文方法研究文学的挑战与机遇:格雷厄姆教授访谈被引量:4
《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4期1-7,共7页王丽丽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精品文科项目“福克纳小说中失语的母亲群像研究”(项目编号:3072019CFW12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于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一带一路’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WY2018027-A)的阶段性成果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Maryemma Graham)是堪萨斯大学终身教授,堪萨斯大学黑人书写历史项目的创立者和负责人。她的作品包括《非裔美国小说剑桥指南》(2004)、《非裔美国文学剑桥历史》(2011)及其他关于美国非裔文学和数字人文领域的书籍...
关键词:数字人文 文学研究 挑战 机遇 玛丽艾玛·格雷厄姆 
基于SPOC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设计被引量:59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10期168-170,共3页王丽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6BYB3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时代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编号:16Q01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编号:16Q014)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慕课发展适应个性化小群体教学需求的产物,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和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在明确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尝试设计线上和线下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了S...
关键词:SPOC 混合学习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5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11期156-159,共4页张晓慧 王丽丽 
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WY2015022-B);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移动学习时代创新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编号:HEUCF161203);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6BYB3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微课"及"翻转课堂"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在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该模式以微课为载体,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创伤记忆的“修通”与“重现”——解读《家》中弗兰克的创伤记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78-82,共5页王丽丽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14YJC752033);2015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5WWC01);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莫里森的新作《家》是关于创伤和记忆的小说,刻画了饱受种族创伤、战争创伤之苦的黑人男性弗兰克。创伤事件的片段碎片式地存储在受创者的记忆中,创伤记忆的修通与重现是创伤治疗并痊愈的过程。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并讲述创伤事件是创伤痊...
关键词:弗兰克 《家》 创伤记忆 修通 重现 
托妮·莫里森新作《家》的互文性解读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127-129,共3页王丽丽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YJC75203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51213)
《家》是托妮·莫里森的第十部小说,揭示了战争对黑人弗兰克的心理伤害。《家》在主题上与《秀拉》具有互文性,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上与经典童话《韩塞尔和格雷特》形成互文,家园、树的象征意义与《宠儿》互文。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家》 互文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