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后现代主义拼贴巴塞尔姆罗兰·巴特《宠儿》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哈尔滨学院学报》《外语学刊》《同行》《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兰·巴特对人类个体的符号学构建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23年第4期105-111,共7页王玉华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项目“罗兰·巴特艺术批评理论研究”(2021B055);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人类伦理研究”(WY2021042-C)的阶段性成果。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立足于人类个体的生活实践,从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对人类个体的生存境况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在生理层面,巴特从语言和身体两个方面揭示去中心后的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探寻在失去主体特权之后构建人类个...
关键词:罗兰·巴特 符号学 人类 个体 文化传播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被引量:3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年第11期21-23,共3页徐文培 王玉华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英语类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00560)。
在新文科建设的进程中,英语类专业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力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质量保障,对英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借鉴意义,有利于产出...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 英语类专业 人才培养 
后现代视野下科技理性对主体的倾覆——以《时震》和《最后一幕》为例
《学术交流》2020年第10期183-190,共8页王玉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冯内古特小说中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18BWW041)。
科技理性彰显了人类作为理性主体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成为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然而,人类对科技理性的过度追求却反过来导致自身主体意识的消隐和主体地位的崩塌。后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和库尔特·冯内古特在...
关键词:科技理性 主体 《时震》 《最后一幕》 
冯内古特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
《外语学刊》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徐文培 王玉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内古特小说中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18BWW041)的阶段性成果。
冯内古特在多部小说中探讨科学发展和社会伦理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缺乏伦理意识和制约、无限度发展的科学和技术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还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自动钢琴》的故事警醒人类:科学必须在伦理的积极影响下,才能帮助人类...
关键词:科学 技术 伦理 冯内古特 《自动钢琴》 
罗兰·巴特阅读理论观CBI模式下英语思辨阅读教学被引量: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112-116,共5页王玉华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以内容为依托’模式下英语思辨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WY2017011-A);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以内容为依托’模式下英语思辨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2017C41)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改革大潮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面临着课时压缩、阅读输入量不足、学生阅读水平提升缓慢等问题。结合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引进CBI教学理念,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课程设计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罗兰·巴特 文本 CBI 思辨阅读 
融入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
《同行》2016年第10期265-265,共1页王玉华 徐文培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安卓系统的英语阅读自主学习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11144);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4QN02)研究成果
随着新型网络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在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技术的优势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阅读水平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核心。本文从发现问题和解决...
关键词:英语阅读 电子信息技术 网络 
《白雪公主后传》的文本间性解读被引量:1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82-85,共4页杜松 王玉华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8C053
文章定位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经典作品《白雪公主后传》,着重分析了在20世纪60年代对大众文化进行强烈批判的大背景中,作家如何通过"文本间性"(或"互文性")这一后现代文本策略大胆地借助拼贴和戏仿的写作手法,将...
关键词:巴塞尔姆 《白雪公主后传》 文本间性 大众文化 
从《荒野的呼唤》看荒野文学的魅力
《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1X期316-316,共1页王玉华 
美国荒野文学研究,2007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W200746
荒野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独特派别,《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作品借一条叫做布克狗经历荒野,最终回归荒野的情节来表达作者对文明社会的失望和对荒野的憧憬。本文从荒野文学的传统视角出发,对这...
关键词:荒野 文明 杰克·伦敦 《荒野的呼唤》 
莫里森《宠儿》中的后现代主义碎片被引量:3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87-89,共3页王玉华 杜松 
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W200426
拼贴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写作手法,是后现代主义作家解构传统意义,颠覆传统文学模式的有力武器。在莫里森的《宠儿》中,拼贴手法与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产生了碰撞,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完美的结合。文章着重从片断的文本体现到这...
关键词:拼贴 莫里森 《宠儿》 碎片 主题 读者 
浮躁的人性——《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的主题思想探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84-86,共3页岳欣 王玉华 
廉斯·田纳西的代表剧作——《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的主题思想多重且深邃,剧中人物的个性、行为体现了经济利益对家庭关系、婚姻状况和人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微观——“猫咪”一家人再现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人性的虚伪与贪婪,以及唯利是图...
关键词:主题思想 镜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