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羽龙

作品数:10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真理时序性时间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台州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境顺应视角下《比昂全集》汉译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5年第5期18-21,共4页罗静娜 缪羽龙 
鉴于逻辑关系复杂、衔接关系隐晦和概念抽象等常见现象,精神分析类文本翻译难度较高,而顺应论正是指导此类文本翻译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比昂全集》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顺应论四大研究角度之一——语境顺应的内涵,探究语境在翻译中...
关键词:顺应论 语境顺应 精神分析类文本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红楼梦》英译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罗静娜 缪羽龙 
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极为常见。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在译文中加入了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内容时,那么在此译作中,创造性叛逆的现象就一定存在。《红楼梦》在国外的流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其取得的斐然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红楼梦》 文学翻译 
现成品与真理的摆置——对杜尚《泉》的海德格尔式解读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5期43-49,共7页缪羽龙 
2016年台州市社科联研究项目"尼采眼中的哈姆莱特"[项目编号:16YA04]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通过对柏拉图洞穴隐喻的颠覆性思考恢复了真理(aletheia)的源始含义,并把艺术作品的本源建立在与真理的关系之上。所谓艺术对大地的制造(herstellen)和对世界的建立(aufstellen),就是真理的摆置(Stellen)和集置(Ge-stell)。对...
关键词:海德格尔 真理 集置 杜尚 现成品 
海德格尔时间思想中的时序性概念考察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4-21,29,共9页缪羽龙 
时序性概念是连接海德格尔前后期时间思想的桥梁,是海德格尔对康德时间思想的现象学阐释的结晶,与时间性、存在、真理、本体论差异、时-空等等概念都有密切关系。对时序性概念的考察将显示出,海德格尔哲学怎样从早期对此在的实存结构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 时序性 时间性 时-空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时间思想的阐释
《台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缪羽龙 
2016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研究"(项目批号:16YJCZH06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思想集中体现在"被数的数"和"现在"两个概念上,然而两个概念之间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思想作了深刻的阐释,但由于他把"被数的数"和"现在"强行糅合在一起,使得"现在"的丰富内涵遗失了,从而...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 被数的数 现在 
“最现代的人”:尼采眼中的哈姆莱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106-108,114,共4页缪羽龙 
莎士比亚是尼采文本中出现最多的诗人之一,对尼采有着重要的影响。早期尼采从风格的角度出发,对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赞赏有加,后期则批评多于赞美,把哈姆莱特与浮士德一起,称为"最现代的人"。后期尼采对哈姆莱特的态度转变与其对基...
关键词:尼采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悲剧 基督教 
真理的修复术:海德格尔的真理观
《台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74-77,共4页缪羽龙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哲学史上对真理的理解发生过一次倒转,使原本表示去蔽之意的真理/aletheia失去了原来的意思,成为一个固定的行为、一种轨范性的态度和超感性的东西。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对现代意义上的真理的"发现"。海德格尔对真理的源...
关键词:海德格尔 真理 柏拉图 洞穴隐喻 
福丁布拉斯:左手狮子,右手狐狸——马基雅维利对《哈姆莱特》的影响研究
《作家》2015年第9X期118-120,共3页缪羽龙 
《哈姆莱特》在所有莎剧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一部剧中展现了两个王子:哈姆莱特和福丁布拉斯。两个王子境遇非常相似,但哈姆莱特最后被抬下舞台,而福丁布拉斯则从背景来到前台,这种安排具有深刻的政治哲学意味。鉴于莎士比亚同时代人...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福丁布拉斯 马基雅维利 政治哲学 
“哲学王”哈姆莱特被引量:1
《台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缪羽龙 
中国莎学一直认为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认为哈姆莱特并非人文主义者。但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哈姆莱特到底是什么"者"?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受何思想影响?细读不难发现,哈姆莱特是一个柏拉图主...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非人文主义者 柏拉图主义 哲学王 
为波洛涅斯之死正名被引量:1
《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49-52,共4页缪羽龙 
莎士比亚精心编织的波洛涅斯之死一直被人们忽视。评论家要么忽视波洛涅斯的存在,要么把他的死说成误杀。把波洛涅斯当成克劳迪斯的替死鬼很可能抹杀其死亡所折射的政治和道德内涵。而通过文本细读不难发现,波洛涅斯实被哈姆雷特谋杀,...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 波洛涅斯 谋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