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依琴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回指语篇回指图式理论图式语篇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海外英语》《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被引量:1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58-63,共6页翁依琴 
基于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经验,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教师运用课本单元主题延伸的思政案例分析和课上、课下学生“第二课堂”企业微信小组发语音信息进行进一步讨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隐性课程思政教学。为保证源头,教师也应接受相...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案例分析 第二课堂 教师思政培训 
语篇回指的图式理论视角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4年第23期243-244,265,共3页翁依琴 
目前国内流行的回指理论无法处理语篇回指中一些复杂的情况。该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来进行分析解释。作为人脑长期记忆中经验的储存方式,图式可以较好地解释复杂的回指现象。
关键词:回指 图式理论 语篇分析 
图式与语篇回指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翁依琴 
目前国内流行的回指理论无法解释语篇回指确认中一些复杂的情况,本文介绍并使用了图式理论来进行分析解释。我们发现作为人脑长期记忆中经验的储存方式,图式可以较好地解释复杂的回指现象。
关键词:回指 图式 语篇 
语篇回指确认的非句法因素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年第11期140-142,共3页翁依琴 
本文分析了语篇回指确认过程中的非句法因素,主要有语义因素、语篇因素和常识,只有厘清了确认机制中的各种因素,才能进一步解释回指现象,解决回指的确认。
关键词:语篇回指 非句法因素 常识 
回指的优选解析被引量:15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432-438,共7页熊学亮 翁依琴 
中心优选论COT方案是中心论CT和优选论OT的组合,但沿袭了语篇的首句主题不明确、回指的先行词在前一句中以及句子只有一个主题等观点。由于实际情况是语篇的首句起着建立和引入主题的作用,回指的先行词不一定就在前一句中,句子中可以出...
关键词:语篇回指 COT方案 主题 常规关系 
回指的形式语用学初探被引量:3
《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6-9,共4页翁依琴 熊学亮 
本文用新格莱斯原则和DRT&FCT理论,分别探讨了句内回指和句间回指的运行规律。结论是话语中的指称成分的基本语义价值不是真值条件,而具有扩展现有信息的作用和变项功能。
关键词:新格莱斯原则 DRT&FCT理论 回指 变项 
《认知语用学概论》的若干特点被引量:1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78-79,共2页翁依琴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概论》 熊学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认知语境 语义 关联理论 语篇功能结构 语用学 
歧义现象:理解认知过程及实际应用被引量: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翁依琴 
将歧义现象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话语歧义 ,用交股模型和图式理论来分别解释词汇歧义和话语歧义的理解 ,用即时处理原则和后封闭策略来解释结构歧义的理解 ,同时讨论了英。
关键词:歧义现象 认知过程 应用 交股模型 即时处理原则 后封闭策略 图式理论 分类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及功能被引量:14
《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126-128,共3页翁依琴 
本文从语用及认知的角度,从会话含意、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等侧面,对英、汉语料中模糊限制语这一常见的模糊语言现象进行了类别及语用功能的分析,阐述了在具体语境中恰当的使用模糊限制语,对于维护和协调言语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语用 认知 语境 英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