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广吉

作品数:23被引量:1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德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素质结构小学班主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长白学刊》《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长春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生正确利用和选择网络信息探析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31-234,共4页车放 车广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1.07-2015.09)
随着网络设计和制作技术的逐步现代化,大学生作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群体,与网络信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信息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信息资源,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然而,网络信息...
关键词:大学生 选择利用 网络信息 
中国城市个人就业的医疗保险计划可持续评价
《兰州学刊》2012年第7期127-131,共5页车广吉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建立了城镇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计划。鉴于具有相当规模和多样性,医疗制度改革面临许多挑战。文章重要分析和评估改革医疗费用对个人的医疗保健福利和他们的经济负担。本研究调查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可...
关键词:城镇居民保险 政策研究 微观静态模型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低保对象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65-69,共5页车放 车广吉 
本文以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例,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上,运用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方法对北京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面向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其直接就业效应与间接就业效应,并从结构偏离度...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城市低保对象 直接就业效应 间接就业效应 就业增长空间 
关于政治课课名界定的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202-204,共3页车广吉 陈红岩 
本文从学科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将"政治课"课名改称为"德育课"的必要性。这一观点的被确认,既可便于人们对本学科的记忆,又可体现本学科称谓的合理性,还可与国际此学科的称谓接轨,特别是实现本学科内容体系的系统化。
关键词:政治课 课名界定 思考 
试析教育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问题被引量: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224-227,共4页车广吉 丁艳辉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基金资助项目(111621011)
笔者就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工作中学生成绩评定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论述。在揭示教育实习生成绩评定的问题时,明确了评定教育实习学生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制度不严格等问题,其中对评定中各主...
关键词:教育实习 成绩评定 管理制度 自由竞争 考评法 
论印度失业问题对政治的影响
《学术探索》2011年第4期23-27,共5页车广吉 车放 
长期严重失业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严重的失业和贫困不仅使底层人民觉醒,用选票决定政党更迭,而且对印度宗教、种姓、族群冲突以及国家分裂倾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印度失业对政治的影响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待失...
关键词:印度 失业 政治影响 
从唯物论看德育的主客体关系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09年第14期87-87,共1页车广吉 车放 
德育隶属于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那么,德育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德育,都包含着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本文将从马克思主...
关键词:主客体关系 学校德育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德育 关系问题 
试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转变
《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车广吉 李立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观念,即必须从封建专制、狭隘偏颇、盲目随意、传统交往和既得利益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民主法制、正义公平、科学有...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观念转变 
和谐的职业教育——西方教育思想史视阈
《作家》2007年第12期210-210,共1页车广吉 于希勇 
作者准确地运用古今中外名家学者,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重要理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被引量:10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55-160,共6页车广吉 丁艳辉 徐明 
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与学校德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家庭德育等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构建学校、家庭...
关键词:尤·布朗芬布伦纳 发展生态学理论 青少年 德育 一体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