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书全

作品数:33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多值逻辑经典逻辑条件句实质蕴涵模态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理学自然科学总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分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逻辑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本Łukasiewicz m-值条件句逻辑
《逻辑学研究》2024年第5期1-20,共20页霍书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
经典条件句逻辑被广泛地研究过,近几年,一些非经典的条件句逻辑也开始出现。多值逻辑承认命题可以取多个真值,具有容错能力,其蕴涵词和经典蕴涵词类似,同样可以刻画条件句,因此我们也应该有多值逻辑条件句逻辑。本文将基于Łukasiewicz m...
关键词:基本条件句逻辑 Łukasiewicz m-值逻辑 多值模态逻辑 Kripke语义 
条件句的组合性
《逻辑学研究》2023年第2期33-48,共16页霍书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
哲学家认为一种语言必须符合组合原则才能为人所掌握。为了证明这一结论,语言学家希金博瑟姆(J.Higginbotham)仔细检视了自然语言量化条件句是否符合组合性的问题。他通过论证认为,量化条件句要保持组合性必须满足两个假定:前件反事实...
关键词:希金博瑟姆 条件句 组合原则 斯塔尔纳克 条件句排中律 
弗雷格关于普遍性的思想及其逻辑学意义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5-21,共7页霍书全 李伟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
弗雷格用实质蕴涵来刻画条件句导致了“实质蕴涵怪论”,因此实质蕴涵不断受到批判。然而,根据弗雷格关于逻辑普遍性的思想,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弗雷格对实质蕴涵的看法以及他为什么使用实质蕴涵。弗雷格把条件关系区分为能表达普遍性的...
关键词:弗雷格 经典逻辑 实质蕴涵 因果联系 
阐释学与逻辑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7期12-13,共2页霍书全 
阐释学作为欧洲大陆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与逻辑学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分化,哲学学科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各个分支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相差越来越悬殊并形成了专业壁垒,这导致阐释学和逻辑学之间的关系未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
关键词:哲学学科 重要流派 逻辑学 阐释学 大陆哲学 内部分工 对象和范围 国内学界 
阐释学与逻辑学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9年第12期8-13,177,共7页霍书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的阶段性成果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科学,阐释学是一个解释和理解文本的哲学理论。现代逻辑产生之后,逻辑学主要采用形式化、数学化的方法,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似乎与精神科学没有直接的关系。与此相对应,在精神科学领域兴起了阐释学。逻辑学和阐释学的...
关键词:阐释学 逻辑学 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 精神科学 
人工智能符号接地问题研究的意义和挑战被引量: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98-107,共10页霍书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18ZDA032)的阶段性成果
符号接地问题要解决符号如何获得意义、符号和它们的意义如何联系起来的问题。该问题由塞尔中文屋论证所引发,加拿大认知科学家哈纳德首先明确地给出表述并试图解决,历史上皮尔士曾经论及过类似的问题。要真正刻画人的智能就需要使符号...
关键词:符号接地问题 人工智能 符号主义 认知科学 语言哲学 
普莱尔论时态词的自我中心性及其思想根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14-19,共6页霍书全 张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混合时态逻辑及其多模态推广的相关问题研究"(13BZX063)
普莱尔是时态逻辑的创始人,在形式化时态命题时注意到一些时态词,如"现在"(now)、"那时"(then)、"以前"(ago)、"当前"(present)等,具有表面上的自我中心性。他认为这种自我中心性是假的,是可以消除的,这为时态逻辑的形式化清理了障碍。...
关键词:普莱尔 自我中心性 时态逻辑 真理论 
从心理内容到语言表达式意义的联接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9期3-8,共6页霍书全 
从弗雷格开始,分析哲学家就把心理内容和语言的意义区分开来,不把心理内容看作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这种反心理主义的观点切断了意义和心理内容之间的联系,无法根本解决心智问题。心智哲学集中于对身心问题的研究,抛开了对语言的研究,也没...
关键词:意义理论 自然语言 人工语言 心理内容 确定性 
普莱尔混合时态逻辑的思想基础被引量:4
《逻辑学研究》2016年第2期45-60,共16页霍书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63)
普莱尔较早较系统地创立了时态逻辑。蒯因认为模态逻辑的产生面临三个等级的牵涉,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普莱尔构建时态逻辑。普莱尔出于哲学的和技术的考虑在时态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混合时态逻辑。混合时态逻辑在人文和计算机科学中...
关键词:普莱尔 混合时态逻辑 模态逻辑 蒯因 
罗素哲学中的谓述问题及其认知意义
《哲学分析》2015年第6期135-146,共12页霍书全 
谓述问题是哲学史上的难题,罗素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大量的论述,并试图采用认识论的方法加以解决。戴维森认为罗素没有解决谓述问题,是他根据塔尔斯基的真理论才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但是罗素仍然对谓述问题作过贡献,表现为他用现代逻辑...
关键词:谓述问题 命题 意义 共相 殊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