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作品数:17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核心价值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大学教育》《科教文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路精神”: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的又一着力点被引量:1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年第16B期24-25,共2页刘伟 
2013年度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研究>(C14058)
"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的"丝路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国精神的又一体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慕课技术开设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通识课程,同时...
关键词:丝路精神 大学生 海洋意识 
高校课堂教师身体语言运用探索被引量:1
《大学教育》2014年第8期22-23,共2页刘伟 
身体语言作为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十分吻合高校课堂的大班教学的特点,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空间距离、视线、嘴巴、下巴、手势等角度探索身体语言的运用技巧,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身体语言 高校课堂 空间距离 视线 微笑 下巴 手势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被引量:2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23期99-100,共2页刘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该模式固有的难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陷,使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进一步去探索符合90后大学生身心特点...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堂 教学 思考 
BLOSSOM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0期102-103,共2页刘伟 
BLOSSOM教学法是在探寻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途径的又一探索,即宽容博学的教师以多媒体为辅助,采用最优最佳的教学手段,在双向和互动中引导大学生悦纳自己,形成独立见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BLOSSOM 教学法 高校 思政 课程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被引量:1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刘伟 
心理健康课堂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如何最大效果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效果,必须对心理健康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课程 
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三大难题及对策建议——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8-120,共3页刘伟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在教学模式、学习理论以及考核方式上,仍存在一些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就要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型教学,鼓励学生向...
关键词:思政课 实效性 发现学习 考核方式 
高校情绪教育探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65-66,共2页刘伟 蔡郁 
广东海洋大学校级课题<情绪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基础地位研究>
大学生作为承载民族未来与希望的主体,良好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高校大学生情绪教育的现状出发对高校情绪教育的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 情绪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90后”大学生吃苦精神的若干思考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09年第25期84-85,共2页刘伟 
"吃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中华儿女度过重重艰难。本文从"苦"的本义及外延中,分析"90后"大学生之苦的突出表现,提出"吃苦"精神的教育途径,进一步培养"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吃苦 教育途径 
高校辅导员职业互动关系多样性探析被引量:1
《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9期80-81,共2页刘伟 陈金水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具有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本文试析辅导员职业互动关系多重性的缘起、表现以及在职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提出对辅导...
关键词:辅导员 互动 多重性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点选析被引量:3
《前沿》2008年第8期176-179,共4页巩建华 刘伟 
200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为06XZZ0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赖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和文化"的内在文化张力和外在文化影响日益突现。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弘扬"中和文化",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十七大 传统文化 中和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