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和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心理健康《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形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昆明学院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用文学作品促进心理健康被引量:7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47-49,共3页刘武和 
当代社会心理失衡与心理健康恶化的情况日趋严重,造成此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与结晶,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来促进当代人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 人文精神 促进作用 
关于师范院校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81-84,共4页刘武和 禹志云 
近年来,师范院校文学基础课教学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论文训练以及考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 文学课 矛盾与问题 师范院校 建议 
文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初探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86-88,共3页刘武和 
文学描写表达的对象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一样,都是人的内心世界。文学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能够对读者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它能调适情绪、宣泄情感、愉悦身心;另一方面,内容不健康的文学会败坏人心。
关键词:文学 心理健康 促进作用 负面影响 
堂吉诃德形象多义接受现象探究被引量: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2-105,共4页刘武和 
本文首先列举了堂吉诃德形象的多义接受现象 ,继而从两个方面 ,即形象本体的特殊和读者自身与所处时代的不同 ,来探究其中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 :吉诃德形象本身具有超出一般形象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性格结构 ,因而给读者提供了特殊的接...
关键词:堂吉诃德形象 多义接受现象 批评史 文本 读者 阅读经验 文学评论 小说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的中国接受被引量: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刘武和 
本文从堂吉诃德独特的性格所引起的特殊接受现象说起 ,追溯、梳理了堂吉诃德在我国的接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读者对其看法、评价出现了三次明显变化。文章对出现不同看法的时代社会原因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文学接受 中国 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 小说 塞万提斯 特殊形象 翻译 理解接受 喜剧性 悲喜剧性 悲剧性 
“堂吉诃德现象”与接受美学理论被引量:1
《红河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23-29,共7页刘武和 
当七十年代在西方掀起的接受美学浪潮于八十年代波及我国的时候,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一反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批评观念,接受美学把文学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方面,认为读者的阅读阐释才是作品的意义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这种新颖的...
关键词:接受美学 堂吉诃德 骑士小说 塞万提斯 滑稽可笑 屠格涅夫 浪漫主义 形象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期待视野 
堂吉诃德性格的特殊性
《昆明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54-57,53,共5页刘武和 
文章提出:正直单纯是堂吉诃德多方面复杂矛盾性格的基础与核心。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性格元素对其行为的支配影响,以及在其性格中的表现,又从作者给人物取的绰号——“大善人”和客观上形成的效果来证明,我们找出的堂吉诃德性格基础和...
关键词:堂吉诃德 性格基础 正直单纯 矛盾 特殊 
堂吉诃德性格形成的再探讨
《昆明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46-50,45,共6页刘武和 
从作者公开宣布的创作意图与读者反应的矛盾入手,洋细考察了作者对堂吉诃德的描写,发现从第一部后半部分开始堂吉诃德表现出的某些理智就超出了作者公开的意图,到第二部里这种倾向就更为明显。我们从堂吉诃德的所做所为与作者本人性格...
关键词:堂吉诃德 性格 创作意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