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国

作品数:23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乡村教师后现代主义表演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华东纸业》《教育评论》《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形态被引量:4
《决策与信息》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朱兴国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YJA710049)。
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阐释,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与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共同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思政”观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被引量:1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朱兴国 郭本禹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4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
关键词:“大思政”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体化建设 立德树人 
情境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被引量:8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朱兴国 郭本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20YJA71004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文化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因素是全体成员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它源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
关键词:情境教育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同论域 
教育标准化:“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实践的困境与超越被引量:4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11-16,共6页朱兴国 郭本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YJA710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需要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已成为引导教育改革的国家战略,其利益的主体是社会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标准化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平衡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一致...
关键词:教育标准化 以学生为中心 困境 超越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被引量:2
《华东纸业》2022年第2期155-157,共3页张婷 朱兴国 史雅欣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20YJA710049)项目成果
为了更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进行探讨,了解其内部心理机制,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稳步培养学生的"五个认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社会矛盾变迁:社会治疗与社会心理服务
《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137-143,共7页朱兴国 郭本禹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20YJA710049)。
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良好社会心态的支撑,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动力源泉。社会治疗是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具...
关键词:社会矛盾变迁 社会治疗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发展性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12期4-10,共7页李冬倩 李宝明 朱兴国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绩效评价取向与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201605);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绩效评价对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授权的作用"(批准文号2016SJB88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论述了发展性绩效评价取向与乡村教师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价值取向、发展取向与乡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均显著正相关,其中发展取向相...
关键词:乡村教师 发展性绩效评价 专业认同感 
自我价值感研究述评被引量: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甘敏 朱兴国 郭东军 
通过对目前有关自我价值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自我价值感的概念、理论架构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自我价值感研究的方向: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宽自我价值感的研究范围,为后续自我价值感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 自尊 领域权变性 述评 
返璞归真:社会治疗哲学思想论要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17年第10期72-76,共5页朱兴国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绩效评价对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心理授权的作用"(2016SJB88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哲学是社会治疗的起源,并对社会治疗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与指导作用。对于什么是社会治疗、社会治疗有何价值、如何进行社会治疗这三个本原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社会治疗哲学思想的主体内容。社会治疗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生活,...
关键词:社会治疗 日常生活 表演理论 哲学思想 
认同感:乡村教师职业坚守的内力被引量:17
《教育评论》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朱兴国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未成年学生人格权的学校教育保障研究"(编号B-a/2011/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认同感不仅是乡村教师留下来的前提,而且是他们职业坚守的内在动力。认同感能促进乡村教师对教育的忠诚,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充实他们的教育智慧。回归教育本源,能催生农村教师的归宿感;发挥农村教师的自我效能,能使其体验成就感;践行...
关键词:认同感 乡村教师 职业坚守 内在动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