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梅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方法独自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林业教育》《环境保护》《世界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北京农村生态文明传播的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2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72-78,共7页金鸣娟 杨冬梅 秦国伟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北京农村生态文明传播策略研究”(13ZHB004)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传播、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实地调查获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主要以北京农村生态文明传播中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众需求等三个环节为抓手,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对农村生态...
关键词:北京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传播 调查与发展对策 
从国际模式看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环境保护》2013年第13期76-77,共2页雷秀雅 杨冬梅 高慧娴 
2012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巿幼小衔接教育环境生态系统模式的构建与应用(12JYB012)
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环节,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教育的民族,才会在环境保护中承担重任。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就已经被发达国家所重视,相关理论与教育实践也日益成熟。借鉴学习国外环境教育的模式与理...
关键词:国际模式 环境保护 环境教育 展望 发达国家 教育实践 教育质量 基础环 
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中国林业教育》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杨冬梅 雷秀雅 张秀花 
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3期研究生课程教学创新项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项目编号YZDKC201121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由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反映了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特征及过程。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沿用传统的以农林理工学科类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林业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西方环境教育研究方法探究
《世界环境》2012年第5期69-70,共2页杨冬梅 沈海滨(图) 
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首次由英国教育学者提出后,在科学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指导下取得了很大发展。西方环境教育研究者认为间存在着的种种冲突和矛盾,是由科学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的缺陷造成的。促进环境教育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到解释...
关键词:环境教育 西方 实证主义 科学研究 发展趋势 渐进式 方法论 体内 
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其开发
《中国林业教育》2011年第6期26-28,共3页雷秀雅 杨冬梅 杨振 
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3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创新研究"项目
通过文献调研、访问座谈以及课程教学实践,对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学术成果和毕业论文完成质量与学术动机之间、科研基本素质与学术成果之间、积极的进取心与科研能力的体现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文科研究生的科研...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文科 科研能力 科研基本素质 研究方法课程 
从“独自”到“对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变革被引量:13
《环境保护》2011年第16期38-40,共3页杨冬梅 
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拐点分析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研究"(RW2011-22)资助
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之中,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场"——高校而言,尽快找到一种实效性强的生态文明教育方法至为关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研究"对话"德育教学方式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 对话 教育方法 教学方式 实效性 
生态文化的哲学蕴涵
《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0-12,76,共4页杨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社科专项课题(2006BL01)
厘清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对于我国目前的生态文化建设至关重要。生态文化是人类生态系统众多复杂关系和谐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态文化的存在性基础在于人类与其它生物共生于相异相依的系统。把“人—社会—自然”看作复合的自组织演化的系...
关键词:生态文化 生态整体系统 自然价值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