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乐仁

作品数:7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理雅各出版传教FABER福音派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儒道研究》《基督教文化学刊》《中国翻译》《国际汉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条分缕析,钩沉辑新——哈特马特·瓦拉文斯编著《卫礼贤(1873——1930):驻华传教士与中国精神财富的传播者》评析
《国际汉学》2015年第3期185-188,共4页费乐仁 岳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项目名: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传教士译介儒经研究;项目号12YJA740100;负责人:岳峰
译者按:费乐仁(Lauren Pfister,1951—),男,美国籍,香港浸会大学教授,人文学科国际知名学者,获得过美国研究学士、神学硕士、哲学硕士及以中国哲学为主的比较哲学博士,也是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国哲学学刊》)副主编,香港...
关键词:精神财富 卫礼贤 国际知名学者 中国哲学 乐仁 文斯 理雅各 中国基督教 浸会大学 中国经典 
19-20世纪的文化转型——基督教传教士的希望、中国激进派的革命以及关于文化之能动本质的神学反思被引量:1
《基督教文化学刊》2013年第2期3-30,共28页费乐仁 章新若 张靖 
引言基督教传教士与激进革命者之间似乎并无多少关联,但这两类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评估和挑战了当代文化,并试图革新文化。本文将关注某些重要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学者"(missionary-scholar)在文化转型变革中的影响,将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
关键词:cultural transformation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military REVOLUTION the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 culture 
传教士汉学家的中国经典出版的比较:理雅各、顾赛芬、卫礼贤被引量:11
《国际汉学》2013年第1期100-119,共20页费乐仁 衷鑫恣 
本文基于以下前提而撰:苏格兰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汉学家理雅各在翻译、阐释、出版"四书五经"时为后世的儒教与道家经典的汉学翻译设置了15条标准。这些标准将在本文中得到描述并举例。然后,我们把这些标准用来验证法国耶稣会士汉学家顾...
关键词:传教士汉学家 翻译经典 理雅各标准顾赛芬 卫礼贤 
费乐仁谈典籍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被引量:2
《国际汉学》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费乐仁 可凡 姚珺玲 
长着一张典型的欧洲人面孔,却穿中山装;母语不是中文,却用中文大声宣布我是中国人。这些看似十分矛盾的现象,在费乐仁教授身上却显得那么和谐。每一位走近他的人都不由得被他周身散发着的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深深感染,这就是费乐仁,一...
关键词:乐仁 典籍翻译 理雅各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典籍 何进善 语言水平 中国哲学史 哲学系 译经 
适应主义传教护教观之“孟子模式”——在理雅各、何进善及花之安的中文作品中识别福音派新教话语中的跨文化关联被引量:7
《基督教文化学刊》2011年第2期82-114,共33页费乐仁 姜哲 张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经典英译本汇释汇校”成果,项目批准号:10&ZD108~~
重新思考"传教士"一词第一代来华新教传教士的大部分工作皆零零散散,且带有试验性质。尽管如此,在这些传教士的第二代中却诞生了一种"传教士学术"(missionary-scholarship),此学术的话语意图(discursiveintentions)是要"理解"中国,并按...
关键词:missionary-scholar Accommodationist Apologetics Mengzian Matrix ethics James Legge He Jinshan Ernst FABER 
翻译研究目标、学科方法与诠释取向——与费乐仁教授谈翻译的跨学科研究(英文)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10年第2期27-34,共8页费乐仁 岳峰 
本文是从事翻译研究的中国教授与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美国教授的对话,旨在探索翻译的跨学科研究的关联性,论证了史学、宗教学、哲学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相当程度上提升对文化色彩浓厚的文本─尤其是典籍的文本─的翻译研究。文章从宏...
关键词:跨学科性 翻译研究 方法论 诠释取向 关联性 
全人修身的再思:以转化模式重新理解儒耶对话
《儒道研究》2009年第1期354-370,共17页费乐仁 杨国强 
新世纪的儒耶对话所需的修正儒家和基督教传统皆对转化个人、将大众从不自觉和模糊的人性(humanness)基本阶段,转移到自觉和满有洞见的人性业已修身和成圣阶段,抱有很大兴趣。虽然近几十年亦有些学界人士强调这两个主要传统的分歧,它们...
关键词:儒家 洞见 传统 人性 基本 旨趣 对话 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