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珍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相对敬语敬语日语敬语创作题材审美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黎明职业大学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日语学习与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横光利一文学政治取向的形成——从《杀人者》到《马克思的审判》的改稿解读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38-145,共8页郭惠珍 
横光利一的短篇小说《马克思的审判》及其未发表的底稿《杀人者》,鲜有学者关注。对该底稿和正稿进行深入的对比阅读之后发现,横光利一有意将《杀人者》中的某一个人性质的杀人事件上升至社会政治层面,使之在《马克思的审判》中成为阶...
关键词:横光利一 《马克思的审判》 《杀人者》 马克思主义 政治取向 
战争时期日本文人的矛盾与软弱——以三好十郎的《浮标》为例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9年第4期103-111,共9页郭惠珍 上野诚 
《浮标》是三好十郎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自传式戏剧。虽说是自传式,但作者在剧中改用《万叶集》代替现实中用来缓解妻子病情的吉他,剧末妻子两界徘徊之际,作者为她朗读了十首万叶和歌。本文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对这些和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三好十郎 浮标 万叶集 矛盾 软弱 
途同而归殊——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文学理念探幽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10-116,共7页郭惠珍 
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10QSK14)
横光利一与尾崎一雄的创作初期皆深受志贺直哉的文风影响,然而二者在日本近现文坛上却牵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创作轨迹———横光成为新感觉派旗手,公然挑战自然主义文学和普罗文学,而后转入新心理主义小说创作;尾崎则坚持在志贺式私小说...
关键词:横光利一 尾崎一雄 志贺直哉 师承观 创作观 
日语敬语变迁管窥被引量:4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06-111,共6页郭惠珍 
日语的敬语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种逐步完善的风貌,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诸多文学事例论证了绝对敬语向相对敬语过渡、话题敬语向对话敬语的倾斜、敬度减弱向敬度再增强发展、身份敬语向社交敬语演变等...
关键词:绝对敬语 相对敬语 话题敬语 对话敬语 身份敬语 社交敬语 
日语敬语演变进程之探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94-97,共4页郭惠珍 
日语的敬语表达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本文通过诸多文学事例论证了绝对敬语向相对敬语过渡、话题敬语向对话敬语的倾斜、敬度减弱向敬度再增强发展、身份敬语向社交敬语变迁等敬语演变的四大主流进程,并就此对...
关键词:绝对敬语 相对敬语 身份敬语 社交敬语 
现代与传统——中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题材差异解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82-86,共5页郭惠珍 
20世纪幻20、30年代,日、中两国先后出现了一个完整的、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即新感觉派。通过对中日新感觉派小说的解读,发现素有“洋场文学”之称的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在创作题材上侧重现代都市文明的展现;而被称之为“震灾文学”...
关键词:现代 传统 创作题材 社会环境 审美思想 
试论古代日本敬语的演变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8-22,共5页郭惠珍 
日本的古代敬语是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必然的产物。从“禁忌”意识、“言灵”思想来追溯古代敬语的起源 ,借助古典文学作品进而论述上古时期的绝对敬语随着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的变化到中古时期演变为相对敬语的这一社会历史过程。
关键词:上古时期 中古时期 绝对敬语 相对敬语 “タプ一”意识 
日语敬语教学难点解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郭惠珍 
敬语教学一直是日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如何突破日语教学中的这一重、难点问题 ,许多日语教师都进行过探讨 ,本文在通过深入分析敬语难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背景知识介绍。
关键词:敬语 教学难点 解析 
敬语与社会学
《日语知识》2001年第8期24-26,共3页郭惠珍 
一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等级、身分制度明显的国家.最典型的古坟时代,以绝对权力者--天皇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社会构造形成.位于大阪府坼市、世界面积最大的坟墓--仁德天皇陵便是天皇手握强权、麾师无数万的有力证据.在日本最早的国民文学...
关键词:敬语 社会学 日本 古代 
浅析汉、日语中的男女不平等
《日语知识》2001年第1期23-24,共2页郭惠珍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在隋、唐时代就有了友好的交流往来.中国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是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她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其中尤其受到日本的崇拜.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源源不断地把中...
关键词:称呼 男女不平等 日语 东北亚语言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丈夫 解放运动 妻子 现行汉字 日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