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山

作品数:60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审美趣味非物质文化遗产趣味意象城市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评论》《名作欣赏(上旬)》《城市观察》《学术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世纪城市文学发展的美学进路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53-54,共2页黄仲山 
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展示了城市新的美学面貌,体现了作家新的城市审美视角和审美观念。在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化发展的时空坐标中,文学创作与美学建构面对的审美对象、审美活动、文化关系、美学精神等具有某种一致性...
关键词:审美视角 精神意蕴 城市美学 新世纪 时空坐标 文学创作 美学精神 美学建构 
论新世纪城市文学发展的美学进路
《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89-98,共10页黄仲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7ZDA017)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城市文学发展受到美学的深刻影响,城市文学书写成为城市美学建构的一种重要方式,拓展了城市审美的边界,塑造了新的审美主体关系,并生成新的审美话语表达体系。近二三十年,城市文学由于快速发展而未充分沉淀,在美学建构中呈现出性...
关键词:新世纪 城市文学 城市书写 接点的美学 美学进路 
高举旗帜谱写首都文化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北京的生动实践
《前线》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黄仲山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指导推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着对北京文化建设的科学谋划与经验总结,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就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北京需要更好担负起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重任,为文化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全国文化中心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文化实践 
从“活态性”到“活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意义探源与实践分析被引量:2
《新疆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48-154,176,共8页黄仲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17ZDA017);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一般项目“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创新经验与创新模式研究”(2022C7145)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一种活态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概念经历了一个语境化的过程,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态”、“静态”等概念的对应中形成自身的独特内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活态化保护与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文化 活态性 活态化 活态化传承 
审美趣味取决于天资还是教育?——从趣味养成视角对美育合法性的考察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黄仲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17ZDA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西方美学史上,一直有审美趣味天资决定论和教育养成论两种观点,直接关乎美育的合法性问题,对美育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认知以及方法的探索产生直接影响。由于中国近代以来美育被赋予教化国民的使命,因此许多美学学者虽吸收西方美学的...
关键词:审美趣味 天资 美育 文化权力 合法性 
中西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趣味”被引量:2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3期101-108,191,共9页黄仲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17ZDA017)阶段性成果。
“趣味”在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显现某些相同的内涵特征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意义。在围绕趣味的文化阶层区隔过程中,中国体现了审美精神的道统化、强烈的审美共同体意识以及基于家族和文人群体的组织性,而这在西方则体现为不同的方...
关键词:趣味 文化阶层 文化权力 区分区隔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与文化权力关系演进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99-206,共8页黄仲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7ZDA017)。
审美趣味代际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与特定社会历史中的文化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在不同历史时期,审美趣味代际传承的模式随着文化权力演变而呈现不同的面貌。此外,审美趣味代际差异有多重呈现的方式,体现错综复杂并不断变化的文化权力...
关键词:审美趣味 代际传承 代际正义 文化权力 
生态批判与人文反思——论21世纪以来“城市病”的文学书写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186-193,共8页黄仲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项目号:18VXK010)的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城市病”成为文学重要表现内容,其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城市发展现实问题,体现作家的批判立场。在文学作品中,“城市病”与人的病症在生态层面呈现出交互性,在人文层面存在同构性,而且作家对“城市病”的批判常常与乡村乌托...
关键词:城市病 21世纪 城市文学 文学书写 现代性 
“情怀热”的文化分析与美学解读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22年第4期145-151,共7页黄仲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编号:17ZDA017)的阶段性成果。
“情怀热”是当下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消费语境中,情怀成为一种营销话语,导致其意义和价值的崩塌。“情怀热”投射出我们所处时代复杂而多元的文化生态,体现出文化生产与消费链条中各类群体话语权的博弈。面对“情怀热”,应批判的是...
关键词:情怀 文化情怀 情怀热 情感 话语 审美趣味 
文化生态视域下城市文化“形—神”一体式塑造被引量:1
《城市观察》2021年第5期139-146,共8页黄仲山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体系的重要概念,也是审视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与自然生态概念、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等形成交叉互释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将“赋神”与“塑形”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凝聚文化精神...
关键词:文化生态 城市文化 “形—神”一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