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荣

作品数:65被引量:12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考论文学思想歌诗《诗经》崂山道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山东高等教育》《中国诗歌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顾况诗歌“以小说为诗”的艺术创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45-150,共6页刘怀荣 徐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11FZW046)
顾况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求变精神,是较早对小说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一位唐代诗人,崇尚怪奇是他小说观和诗歌观共有的特点。其诗歌叙事中的虚构、想象和因果报应,都体现了鲜明的"以小说为诗"的创新特征。这种"破体为文"的探索,...
关键词:顾况诗歌 怪奇 以小说为诗 故事性题材 虚构和想象 因果报应 
《俳歌辞》的发展源流及表演方式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6年第1期13-24,共12页刘怀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项目编号06BZW029)阶段性成果
见于《南齐书·乐志》和《乐府诗集·舞曲歌辞》的《俳歌辞》,可能由起于汉代的《俳歌辞》古辞简化改编而来。它是与类似梁三朝乐第十六项"设俳伎"相配合的一首歌诗,其表演及兴衰,与《巴渝舞》之《弩俞》密切相关,也受到汉代以来俳优艺...
关键词:《巴渝舞》 《矛俞》 《弩俞》 《俳歌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与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序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刘怀荣 
儒出于巫史卜祝,大约从殷商时代开始,就是掌握上古政治及人生智慧的知识阶层。在周代的文化巨变中,更进一步成为主流文化的嫡派传人,并通过对传统典籍的整理、普及和传播,有效地确立了民族核心价值观。而以孝亲为核心的爱国、敬业、惜...
关键词:上古文化 核心价值观 儒家 孝亲 爱国 敬业 
唐代别情诗与祖饯活动研究述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72-77,104,共7页刘怀荣 李宝霞 
别情诗在唐诗中数量可观,但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类诗歌很少为学术界所关注;1980年之后,才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不过,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关唐代别情诗的专著不足10部,论文约60余篇,又多集中在盛唐及中、晚唐时期。而历来的唐诗研究...
关键词:别情诗 送别诗 祖饯诗 初唐 祖饯活动 
黄公渚与周至元交游考论被引量:1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刘怀荣 苑秀丽 
黄公渚与周至元两位先贤以崂山为媒介而定交于1952年,至1962年周至元去世,两人在晚年交往颇为密切。周至元敬仰黄公渚"才兼三绝诗书画,辞具众长词赋歌"的艺术才华;黄公渚则对周至元的《崂山志》有"《华阳》《武功》二志之继步"的赞誉,...
关键词:黄孝纾 周至元 交游 劳山集 劳山纪游集 崂山名胜画集 
“破体为文”与别情诗的新突破——以李颀《送陈章甫》为例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8-111,共4页刘怀荣 苑秀丽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11FZW046)
先秦时代祭祀道神的祖道仪式是别情诗的早期文化母体,受早期祖道文化的影响,这类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抒情模式。唐以前的别情文学,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李颀《送陈章甫》一诗,不仅所抒写的别情突破了"有别必怨"的传统模...
关键词:别情诗 道神祭祀 李颀 《送陈章甫》 破体为文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建设及思考
《山东高等教育》2014年第7期57-64,共8页刘怀荣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2012022)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条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既包含有多学科的知识,又富于美感,长期流传,脍炙人口,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其他课程所不具...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精品课程 古代文学 导读 课程群 
齐地方仙道发展的三次高峰——兼谈齐地神仙文化的当代价值
《齐鲁学刊》2014年第5期35-38,共4页刘怀荣 
战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兴起于燕齐滨海地带,而以齐地为大本营,在先秦两汉时期有过三次发展高峰。齐地方士在方仙道方术和神仙理论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领袖和主导的作用,其神仙理论和仙道活动构成了齐文化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齐地 方仙道 神仙家 齐文化 文化产业 
民国寒士沈煦及新发现的《八九鸣》抄本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67-73,共7页刘怀荣 
为青岛即墨周至元先生及其后人所保存的《八九鸣》手抄本,主体部分为诗歌,另有少量词和文。抄本作者,曾被误认为是周至元。但综合周至元《崂山志》、蓝水《崂山古今谈》选诗及《八九鸣》中作品看,该抄本作者应为由清入民的寒士沈煦。由...
关键词:民国 八九鸣 抄本 沈煦 周至元 即墨 
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被引量: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28-134,161,共7页刘怀荣 孔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编号:11FZW046)
别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产生与早期祖道活动关系密切。祖道活动主要由軷祭与饮饯两部分组成,軷祭"媚神",饮饯"娱人"。軷祭包括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轹性而行四个环节,饮饯则包括饮酒和赠诗两个环节。别情诗就是在饮...
关键词:祖道仪式 别情诗 鞍祭 饮饯 哀伤 车马意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