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帆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写作观念乌托邦理想文学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论坛》《文艺评论》《小学语文教学(人物)》《文艺争鸣》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苏格拉底与革命时期的爱情——论王小波小说《黄金时代》的主题与形式问题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7年第11期12-19,共8页张一帆 
小说《黄金时代》是王小波最满意的一篇作品。如他所言:这一篇“从20岁时就开始写,到将近四十岁时才完篇,其间很多次地重写”。他要在这一篇里,“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
关键词:《黄金时代》 王小波 革命时期 苏格拉底 小说 爱情 岁时 重写 
新文学家的儒教乌托邦理想——论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的主题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17年第7期89-97,共9页张一帆 
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下简称《坐飞机以后》)一书问世以来,学界向称难解。以往研究,往往从书中提取部分资源,以解决研究者自己看重的文学与思想命题,却未见从废名写作此书时自身的思想系统与此书的内在结构出发来展开...
关键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文学家 乌托邦理想 废名 儒教 写作观念 内在结构 写作方法 
“当代文学”的文学史意义——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为中心
《云梦学刊》2014年第6期41-45,共5页张一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新的文学史概念逐渐流行,学者多试图从整体上把握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与之相对,洪子诚则辨析"当代文学"这一旧有概念被构造与描述的过程,通过与"现代文学"的对照,关注40-50年代之交的文学...
关键词: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史 
“专业时代的文学教育”之从“爱美”之心到“爱美”之文
《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2期100-105,共6页张一帆 
面对学术研究中日渐加重的专业化压力,马克斯·韦伯与萨义德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各具代表性的态度。而在文学与学术之间,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则选择了以退为进,自居学院边缘的应对方式。这提醒我们注意文学研究者必须和更广阔的文化传...
关键词:文学教育 学术研究 应对方式 社会人生 文化传统 写作方式 思维方式 专业化 
笔的那一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09年第1期55-55,共1页张一帆 
窦桂梅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刚上小学时,我只能把为数不多的简单生字串起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毕业时,我已经认识到文字是个可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好东西。六年的学习中,我的每一篇习作都经过窦老师的批改,每一本书的阅读都得到窦老...
关键词:启蒙老师 传达情感 窦桂梅 生字 毕业 学习 批改 习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