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泳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培根中国新闻奖哲学批判《大众日报》报纸评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记者》《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闻爱好者》《新闻爱好者(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忽略的维度:詹姆斯·凯瑞的新闻历史观及其批判被引量:16
《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2期131-149,共19页方晨 李金泳 蔡博方 
詹姆斯·凯瑞的新闻历史观是国内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及其历史、社会背景的考察,梳理了凯瑞新闻史观的脉络。他的新闻史观立足于解决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日益边缘化的问题,深受新社会史、新文化史的影响,借鉴了...
关键词:凯瑞 新闻史观 新闻文化史 新闻实践史 
新闻批评中的数学思维
《今传媒》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李金泳 林菡尔 莫舒欣 
在发现事实、分析事实、从事实推出结论的新闻批评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对严格的数学精确思维、归纳思维和分类思维进行调查和推理,既有助于增加新闻批评的精确性,最大限度接近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又可提高报道的科学性,得出令人心悦诚服...
关键词:新闻批评 数学思维 精确思维 归纳思维 分类思维 
增强新闻评论的论证强度——评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留白的艺术》
《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张芳圆 胡念飞 卢真伟 李金泳 
《大众日报》2010年7月19日刊发了一篇评论《留白的艺术》,该评论获得了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评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半年的关键节点,提出了关系到经济区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平衡开发与保...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新闻评论 艺术 留白 经济区建设 作品 强度 论证 
数学视阈下的培根归纳逻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李金泳 刘钢 
培根敢于与权威抗争,开创了近代归纳逻辑的先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数学的观点来看,培根对亚里士多德演绎法的批判有诸多偏颇之处,培根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有所联系,但本质不同,他的归纳法在数学发现上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数学归纳法 培根 亚里士多德 归纳逻辑 
从培根的哲学批判看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统一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6期26-28,共3页李金泳 刘钢 
培根曾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方法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与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全盘否定。培根的批判从个人偏见转向了分析时代的局限,态度由偏激转向了冷静,这是值得肯定的。他在批判传统方法论的同时,实质上也把归纳法...
关键词:培根 哲学批判 归纳法 演绎法 
论点先锋 类比巧妙——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7期74-75,共2页李金泳 
2009年4月13日,《大众日报》第四版刊登了题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的评论,该文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报纸评论一等奖。金融危机下地方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这篇评论谈论的就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一等奖 弯道 论点 作品 类比 《大众日报》 报纸评论 
培根对旧哲学的批判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91-93,共3页李金泳 刘钢 
哲学批判是培根哲学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无论是他早年的作品《时代勇敢的产儿》和《各家哲学的批判》,抑或他晚期最为成熟的著作《新工具》,都以相当的篇幅进行哲学批判工作。培根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经院哲学的方法论都曾进...
关键词:培根 旧哲学 哲学批判 
信息公开与灾难报道的理念嬗变被引量:1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年第6期40-41,共2页李金泳 毛志勇 
新闻事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土壤的培育,我国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理念,经历了一个从政治逻辑主导向遵循新闻事业规律的回归演进之路。而执政理念的开放包容与政府信息的逐步公开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回归的原因,汶川地震等事件表明了今天...
关键词:灾难报道 信息公开 理念嬗变 
论点先锋 类比巧妙——评中国新闻奖《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采写编》2011年第4期40-42,共3页李金泳 
2009年4月13日,《大众日报》第四版刊登了题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的评论,该文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得报纸评论一等奖。金融危机下地方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这篇评论谈论的就是金融危机背景下...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弯道 论点 类比 《大众日报》 报纸评论 金融危机 2009年 
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路径——以垃圾焚烧事件为例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0年第10Z期27-28,共2页张芳圆 李金泳 
从2009年开始,'垃圾焚烧'进入公众视野,成了搅动社会的一大难题,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俨然成为一种趋势。在全国各地反对建立垃圾焚烧厂的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该事件中,广州本地报纸积极主动的报道方式值得研究。
关键词:垃圾焚烧 公众视野 广州番禺 新快报 消息源 网络匿名 版面安排 信息源 信息来源 社会争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