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祥云

作品数:39被引量:2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家庭高等教育影响因素高校思政课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教育评论》《黑龙江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程与动力机制——间断-均衡理论视角被引量:9
《高校教育管理》2024年第5期74-86,共13页张茜 许祥云 黄志雄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24JY04)。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借助政策范式理论,本研究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逻辑进行客观梳理与系统剖析。研究验证并拓...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 制度环境 价值理念 焦点事件 
国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论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36期40-45,共6页许祥云 胡林燕 
国潮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的结合,其形成脉络可追溯至老国货回春的国潮萌芽时代,随科技发展迎来崛起时代,并逐步扩大内涵,开启国潮元年。国潮迅猛发展背后,有国家实力强盛、文化自信提升、Z世代成熟、多方共同行动等牢固的现实...
关键词:国潮 大学生 正向激励 思想政治教育 
数智时代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5-27,109,共4页许祥云 刘海泱 胡林燕 
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新文科’专业的本质特征及建设路向研究”(项目编号:JXJG-22-1-34)。
随着数智时代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文科的研究领域,还使文科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新文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强调打破学科壁垒,推动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深...
关键词:数智时代 新文科 价值意蕴 实践路向 
十年回顾: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的研析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许祥云 胡林燕 
“一带一路”倡议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和重要路径。回顾“一带一路”提出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主题发表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思想的守正创新,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汲取,也是对新形...
关键词:“一带一路” 发展动因 内涵意蕴 时代价值 
新文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理路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年第12期47-49,共3页许祥云 胡林燕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新文科’专业的本质特征及建设路向研究”(课题编号:JXJG-22-1-34)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文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之举。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导。新文科理念契合...
关键词:新文科 思政课 教学改革 实践路向 
再论思政课为什么讲道理及如何讲道理
《现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许祥云 王佳佳 周乐强 
2021年江西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项目“多元社会思潮交互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QM02)。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育人目标和创新要求决定了“讲道理”的必然性、主要内容以及方式方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既要讲好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宏观道理,又要讲好有关个人成长成才与自由而全...
关键词:思政课 课程育人 讲道理 内容与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认同度研究被引量:6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5期115-122,共8页许祥云 刘慧芳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20年)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合机制研究”(编号:20JY01)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政课教学关乎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和强化。从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认同度的视角出发,基于S-O-R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认同度受内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从外部因素看,教师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思政课 教学话语 认同度 实证研究 
高校毕业生创业模仿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高校教育管理》2023年第1期115-124,共10页许祥云 刘慧芳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重点项目(20JY01)。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创业模仿行为形成机理模型。模型表明,高校毕业生创业模仿行为可分为从众型、学习型和创造型三种类型;利益驱使、榜样引领和感知合理性等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模仿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学校、政府...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双创教育 模仿创业 形成机理 扎根理论 
"育德"视域下的学校德育评价模式建构被引量:1
《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0期40-42,共3页许祥云 刘慧芳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20)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融合机制研究”(编号:20JY01)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德育评价模式的构建,应当基于“育德”为本质的交往实践,从“人本化”理念出发确定评价目的,基于“过程化”视角设计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以及正确运用“增值性”的评价结果,最终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生长的“育...
关键词:德育 德育评价 育德本质 评价模式 
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融合被引量:8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62-67,共6页梁红 许祥云 王佳佳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20年)基金重点项目(20JY01);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十三五”(2018年)重点项目(18JY01)。
对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并使之与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是高校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思政元素”是学科专业课程德育资源中的系列育人要素,可以从“政治素养类、公共道德素养类、文化素养类、职业素养类、宪法法治意识...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学科专业课程 教学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