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宁

作品数:18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校后勤高校育人实践育人财经类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教育评论》《教育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时代人物》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20年中国情怀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高等教育评论》2022年第1期148-155,共8页郭宁宁 吴小英 张绪忠 
202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服务性学习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研究”(21GXSZ062YBM);浙江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育人重要论述研究”(BXGJ21015);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项目“工程应用型人才‘情怀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xsz-202002)的研究成果。
情怀教育是破解工具理性下受教育者道德情感缺失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体系的重要内容。以中国知网收录的432篇情怀教育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揭示该领域的...
关键词:情怀教育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中国知网 
高校后勤编外员工队伍建设研究——以Z高校为例被引量:1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5期60-61,共2页郭宁宁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9SB099);杭州市哲社规划一般项目(Z20JC04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9G03000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编外员工已经成为现代高校后勤服务保障的主力军。编外员工普遍存在的学历层次偏低、技能水平不足、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后勤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关键问题。本文立足编外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关键词:高校后勤 员工文化 和谐 实践 探索 
省级行政区域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扩散机制研究被引量:12
《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7期15-21,共7页张绪忠 郭宁宁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推进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2019SB099);杭州市哲社规划项目“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浙江模式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Z20JC046);浙江省自科项目“基于PDCA管理循环的普通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浙江实证”(LY19G030003)的部分成果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要手段。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扩散情形,深入分析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四种扩散机制。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实施意见,从而推动深...
关键词:深化产教融合 政策扩散机制 省级行政区域 对策 
新时代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高校后勤为例被引量:9
《高校后勤研究》2019年第10期14-16,共3页郭宁宁 
加快推进高校后勤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应然要求.当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已经迈上快车道,但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传统管理模式难舍难离、部门资源尚未有效共享等问题依然存在.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建立后...
关键词:新时代 信息化 高校后勤 现状 对策 
“双一流”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推进路径研究——基于财经类高校“十三五”规划文本的分析被引量:2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2期51-60,共10页张绪忠 汤俊雅 郭宁宁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DCA管理循环的普通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浙江实证”(LY19G030003);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一带一路’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优化研究:浙江实证”(M19JC020);浙江工商大学高教研究重点项目“教育大众化视阈下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Xgy17060)的研究成果
财经类高校在学科规划上能够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分层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并围绕优势学科打造学科群。但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分离,研究生教育规划有待完善,更缺乏站在经济变革的大趋势下的宏观战略思考。...
关键词:“双一流” 财经类高校 学科发展“十三五”规划 推进路径 
基于生活分析的大学生生活德育路径研究——以H大学为例
《高校后勤研究》2017年第7期71-73,共3页傅江烨 郭宁宁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6年度校级思政课题: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大学生生活德育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xsz-201605)
生活是德育的源泉,克服传统知性德育的不足,以生活为原点,让大学生在生活中磨砺品格、增长才干是深化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困境等生活特质,提出生活德育的有效切入点和实践路径,有利...
关键词:立德树人 生活德育 生活分析 切入点 路径 
校际联合视角的大学城高校节约后勤建设探讨——以浙江5所高校为例
《高校后勤研究》2017年第S1期94-95,共2页许栋 郭宁宁 
加强校际联合是优化资源配置、降本增效,提升后勤整体服务力和开放性的一条有效路径。高校是高知群体密集区,人口基数大,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存在较大的节约空间,建设节约型后勤,深化节约育人关系校园的绿色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现国...
关键词:校际联合 大学城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校体验式德育探析——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被引量:1
《教育评论》2017年第1期103-105,142,共4页郭宁宁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地方高校发展中的省部共建合作机制研究"(编号16YJC880016);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视角"(编号2016SCG228)的研究成果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德育过程中,探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融技能应用体验、生命教育体验、道德教育体验"三位一体"的体验式德育模式,克服传统"说教"的不足,创新德育载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成...
关键词:体验式德育 实践育人 德育载体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及启示被引量:8
《教育评论》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张绪忠 郭宁宁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研究--以浙江地区高校为例"(编号13YJC710066);杭州市哲社规划课题"学社融合取向的大学模式比较研究--以浙江高校为例"(编号Z16JC064)的研究成果
当前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趋向多元化,更加注重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的培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且重点更加突出,教育评价系统被逐渐引入通识课程体系中。我国通识教育应在借鉴其优点的基础上,改变通识教育观念,根据国情...
关键词:通识教育 美国高校 课程改革 发展方向 
强化内部治理 建设“三满意”后勤
《高校后勤研究》2015年第6期17-18,共2页许栋 郭宁宁 
内部治理是一所高校后勤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基础。近年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后勤在完善运行机制,规范管理服务,激发组织活力的过程中,边思考边实践,以学校、师生、员工"三满意"后勤建设为目标,处与中心二级建制,初步构建了精细管理、信...
关键词:组织活力 后勤建设 内在基础 信息服务 农林水利工会 模范职工小家 后勤处 会议服务 后勤实体 监控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