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艺峰

作品数:35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史记》司马迁阅读札记汉代诗学价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小说评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渭南师范学院重点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纪破例说平议——史记学经典问题平议之一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44-57,共14页党艺峰 
自班固父子提出《史记》本纪破例说开始,其内涵不断被充实,宋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维持《史记》本纪文本的实际情况。《史记》本纪称名有自己的规律和基本类型,司马迁对《史记》本纪体式也有自己的定义,《史记》十二本纪之数及...
关键词:《史记》 本纪破例说 宗法制 大一统 个体的发现 
“上帝不要的人”和恶的伦理学:阿乙论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9年第2期88-94,共7页党艺峰 
在文学生涯的开端,阿乙就把自己囚禁在即使搏命也无法挣脱的母题之中,他必须专注地叙述“上帝不要的人”①。然而,一个小说家,一个始终能够意识到自己处在低于写作的位置上的小说家如何能够凝视“上帝不要的人”这个黑暗的群体?因为这...
关键词:上帝 伦理学 文学生涯 小说家 恐惧感 写作 意识 
《史记》评点与近世文化趣味的作育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84-90,共7页党艺峰 
明清时代的文化主题之一就是近世文化趣味的作育。随着刻书业的繁荣,《史记》进入平民阶层的阅读视野,而繁荣的《史记》评点对读者的文化趣味有塑型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在《史记》文本的文学化阐释中形成以古为俗的观念,士商...
关键词:《史记》评点 文化趣味 形式感 世俗化 
“他的欲望无条件地指向远方”:徐则臣论
《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169-173,共5页党艺峰 
一、到世界去: 病孩子的欲望与现代性危机的表征 "到世界去",是贯穿徐则臣全部写作的核心句子,也是他全部写作的基本动机。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文体,寄生于不同的人物形象,徐则臣不由自主地重复这个句子。一个句子,有时就是一个生...
关键词:徐则臣 人物形象 小说文体 叙事伦理 乡土叙事 现代性危机 漂泊者 少年时代 个人史 无限可能性 
《史记》评点与明清文章学观念建构被引量: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党艺峰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科举视野下的明清<史记>评点研究(15SKYM02)
《史记》评点全面介入到明清文章学观念建构的历史过程之中并对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明清时代的《史记》评点确立了《史记》的文章原典地位,使《史记》不仅成为古今文章渊薮,而且成为文章法度的准绳和标尺。方苞等人对《史记》义例的阐...
关键词:《史记》评点 文章学 方苞 章学诚 
平城之围与汉帝国的内在危机:李陵事件的发生背景——《史记》阅读札记之六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53-57,76,共6页党艺峰 
汉高祖遭遇的平城之围暴露出西汉初期权力集团内部的分化,这也决定了"缙绅之儒则言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战"的政策分歧。随着和亲政策的全面推行,西汉帝国的政治危机也充分暴露,这就是政治空间与私人事务之间存在巨大的幽暗地带,由此导...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平城之围 李陵事件 
被虚构引导的返乡之路:盛可以论
《小说评论》2015年第5期97-101,共5页党艺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兼容多民族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可行性研究"(12YJA751061)资助
盛可以成为一个作家,是当代文学的异数。在所有关于盛可以的评论中,一个基本的悖论也许如张楚所说,“她的声音在电话里听起来是纤弱的,懒慵的,波澜不惊的,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当然,如果你读过她的小说,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印...
关键词:盛可以 返乡 引导 虚构 女性作家 当代文学 民国时期 小说 
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与司马迁之死——《史记》阅读札记之五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42-46,共5页党艺峰 
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培育项目:韩城民间司马迁祭祀仪式与区域文化形象建构研究(11YKP009)
《报任安书》提供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概念:"曩""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和"今",而由三个概念的不同时性可以确定《报任安书》写于征和二年(前91)的年尾。"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是司马迁处理《史记》稿本的确切说明,意思就是正本藏于...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巫蛊之祸 知识分子 
论赵玫小说的文化旨趣
《小说评论》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党艺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兼容多民族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可行性研究"(12YJA751061)资助
《武则天》、《上官婉儿》、《高阳公主》、《阮玲玉》和《胡蝶》有某种内在共通的因素或者说就是近似的叙事模式,它意味着赵玫用隐喻的方式在更深远的背景中处理自己创作的元命题,因此,它们虽然是历史小说,
关键词:历史小说 赵玫 旨趣 文化 《上官婉儿》 《武则天》 《阮玲玉》 叙事模式 
关于“发愤著书”说的神圣诗学内涵之考释——《史记》阅读札记之四被引量: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25-36,共12页党艺峰 
在司马迁那里,"发愤著书"的命题脱胎于"穷愁著书",是"穷愁著书"的升华。理解这个命题需要从"发愤"和"著书"两个词的语境出发,展开一种历史语言学的追踪,以此为前提,所谓"发愤著书"只能是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由圣人完成的活动,这决定了它...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发愤著书 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