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锋

作品数:43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白语汉语茶马古道田野调查声调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山东教育》《小学语文》《百色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霍英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学田野调查的假设与实践被引量:1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4期36-41,35,共7页汪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语言生态学的语言接触知识库研究”(2JJD740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语言数据集成及共演化研究”(22&ZD218);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项目《基于白语方言的语言生态与语言演化机制研究》。
有语言的地方,就是语言学的田野。每个人去田野都带着特定目的和装备(理论以及技术),如果回顾一下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制约语言田野调查的根本因素是对语言本质的假设,这也验证了通常的说法:“人们只能看到自己愿意看到...
关键词:语言学田野 复杂适应系统 白语 国际音标 
对“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再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2期4-11,共8页程翔 张彬福 汪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学习”要求。语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特征,是其他学科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基础。如何根据这样的特征开展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落实课标要求,需要厘清跨学科学习和语文跨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学科 跨学科学习 再思考 
整本书阅读:不是问题的“问题”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8期4-12,共9页汪锋 程翔 张彬福 
整本书阅读纳入语文教科书之后,如何实施教学,包括教学的深度、策略、方法等,一直是语文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一线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和资料。然而,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
关键词:整本书 名著阅读 考试 
说不尽的写作教学被引量:5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5期4-11,共8页张彬福 汪锋 程翔 
写作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投入与产出效率严重不成比例,最受诟病,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甚至教师自己也不满意。写作是语文课程最需要着重建设的内容,从中学生写作的独特性到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从中学生写作规律到写作教...
关键词:写作教学 写作内容 写作建设 
租书与检讨书
《教育家》2024年第17期30-31,共2页汪锋 
2023年是我的母校广水一中建校八十周年,学校让我录制一段感言。我在未名湖畔为母校送出了祝福,并真诚地感谢母校的老师们,如果没有他们,我大概率考不上北大。不过,后来的视频推送中,只留下了祝福,感谢的话被删掉了。其实,这声感谢背后...
关键词:母校 检讨书 八十周年 祝福 感言 感谢 
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2024年第3期4-9,共6页汪锋 
语文的本质是传递信息。20世纪80年代,张志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这关系到语文教育的根本。面临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值得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催生了“...
关键词:语文教育 面向未来 信息传递 新语文 
破心贼记略
《教育家》2024年第2期9-10,共2页汪锋 
互联网是发端于上世纪的伟大发明,从此地球上的几十亿人距离不再遥远,“地球村”这样的说法也被大家广泛接受。这确实是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但科技走得这么快,人文的灵魂是不是落在后面了呢?这是人们常见的担忧,真是“进亦忧,退亦忧”,...
关键词:张家湾 互联网 地球村 温暖 科技 
茶名“荈”的源流及其文化蕴含
《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2期23-34,共12页汪锋 殷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语言生态学的语言接触知识库研究(22JJD74000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语接触与中介语演化机制”(20ZDA20);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项目(7250200144)的资助
本文根据文献材料说明了茶名“荈”的意义、来源及使用。“荈”在一些字典中解做“老叶”的说法得不到实际用例的支持,茶名是其唯一义项。“荈”字的来源很可能是依形造字,兼有语义的促进,进而获得其音。“荈”字造出来表茶后,先与其他...
关键词:   造字 竞争 
加强沟通力培养: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教育家》2023年第46期1-1,共1页汪锋 
文科,是着眼于“人文”的学科,围绕着“人”这一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进步,文科不断围绕“人”来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追溯人类的历史发展,探讨人与人、人与世界如何相处,发展出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以及经济、法律、社...
关键词:学科门类 人文学科 文科建设 沟通力 文史哲 发展与研究 人与世界 必由之路 
“民族语言学的新视野”笔谈被引量:4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30,共30页王士元 陈保亚 孔江平 汪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语言数据集成及共演化研究”(22&ZD218)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接触和交融研究”(22&ZD213)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语言生态学的语言接触知识库研究”(22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中国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语言,不仅仅是汉藏语的故乡,还分布着阿尔泰语、南岛语、南亚语等多个语系的多种语言。这些语言跟中国以外的印欧语等一起构成世界的语言。毋庸置疑的,语言学应该以世界的语言作为根基,而不是仅以哪一个语系的语言...
关键词:多元 共演化 接触 交融 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