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锐

作品数:2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叶适大学语文高职校园文化高职大学语文校园文化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滁州学院学报》《中国文化研究》《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招标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阳明与明代滁州的讲学活动
《滁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6-21,45,共7页周凯 陶会平 陈光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重点项目“王阳明及其后学在滁讲学活动的研究”(YJZ-2020-18)。
正德年间,王阳明来滁任职,聚徒讲学。阳明走后,阳明后学继续在滁开展了众多的讲学活动。阳明后学在滁的讲学活动,特别是早期的讲学活动,遭到了当地学术领袖、程朱学者和甘泉学派门人的排斥和压制,这也显示出明代滁州学术环境的多元性和...
关键词:王阳明 滁州 讲学 
欧阳修始建琅琊山会峰亭考论
《许昌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40-44,共5页陈光锐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欧阳修知滁期间文学创作和思想研究”(SK2020A0761)。
欧阳修《会峰亭》一诗可作为他首建会峰亭的直接证据,会峰亭因此可以认为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建造的继醉翁亭、丰乐亭、醒心亭之后的“第四亭”。由于所处位置等原因,会峰亭没有受到与前三亭一样的关注和重视。明确会峰亭与欧阳修的关系...
关键词:会峰亭 欧阳修 亭文化 
从《议学校贡举状》看苏轼的科举文学观
《许昌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50-54,共5页陈光锐 
安徽省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大学语文》(2018mooc176);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项目“优秀骨干教师”(YG2017015)。
关于科举考试内容以诗赋为主还是以策论、经义为主,宋仁宗庆历至宋神宗熙宁年间,伴随着新旧党争,争论达到白热化程度。熙宁四年,苏轼上《议学校贡举状》,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科举文学的独到见解。他指出,科举考试和治乱兴衰并没有直接...
关键词:苏轼 科举 文学 学术 
欧阳修、曾巩滁州“三亭三记”一体论被引量:2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01-107,共7页陈光锐 胡传志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唐宋时期滁州行政主官对滁州地方历史文化贡献研究”(SK2017A0772);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欧阳修知滁期间文学创作和思想研究”(YJZ-2019-16)。
欧阳修知滁期间建三亭:醉翁亭、丰乐亭和醒心亭,留三记:自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嘱曾巩作《醒心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戏笔抒怀,自乐其乐;恪守知州之责,正论言志,与民同乐;借曾巩之笔以自醒自警,并彰显儒学宗师的自信自...
关键词:欧阳修 三亭三记 与民同乐 儒道 
《西游记》神佛世界折射的世态人情及艺术表现手法
《宿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53-56,共4页平燕 陈光锐 鄢二星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优秀骨干教师项目(YG2019014);安徽省高等学校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8MOOC176)。
《西游记》比照凡间封建政体和社会生活,构架起全书庞大的仙佛神妖体系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书中无论高居天国、法力无边的神圣仙佛还是深藏洞窟、诡计多端的魔妖精怪,无不展示出普通人性中的贪顽嗔痴、喜怒哀乐等可爱可憎可笑的人间...
关键词:西游记 神佛世界 世态人情 
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韦骧《琅琊三十二咏》探究
《滁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6-10,共5页陶会平 陈光锐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韦骧通判滁州期间的诗歌研究”(SK2017A0773);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YJZ-2018-29)。
韦骧是北宋时期的诗人,其组诗《琅琊三十二咏》在文化史料价值和文化应用价值上,为我们认知韦骧、品味宋诗、打造人文滁州,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可供考究的诗意的历史画卷。
关键词:地域文化 韦骧 琅琊三十二咏 探究 
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被引量:4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74-76,共3页唐义武 陈光锐 
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研究(编号:2015jyxm518)"成果;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规划项目:(编号:YJZ-2016-02);地域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内蕴的挖掘;整合与打造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属于人文通识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大纲要凸显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相契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彰显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校园文化 教学改革 
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关系探析——以滁州市为例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0-92,共3页陈光锐 陶会平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规划重点项目"地域传统历史文化价值内蕴的挖掘;整合与打造滁州城市文化品牌关系研究"(YJZ-2016-0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韦骧任滁州通判期间的诗歌研究(SK2017A0773)
传承地域历史文化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存在内涵一致性,应尽量做到两者的"珠联璧合";地域文化的发掘整合要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能急功近利,对区域内历史文化遗存要做论证和甄别的工作;地域文化发掘和整理和...
关键词:地域文化 地域 城市 文化品牌 
以文辅史——论叶适的碑志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陈光锐 
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gxfxZD2016344)
叶适碑志文创作主动追求"辅史而行",是其"经""史""文"并重的学术思想的实践。叶适的碑志文涉及各阶层人物,塑造了南宋宁宗以前的人物群像,体例和写作方法均有创变。他还在碑志文创作中记录和评论重大历史事件,客观上留下珍贵的历史材料...
关键词:叶适 碑志文 文史并重 
李幼卿助建琅琊寺始末及其历史文化意义阐析被引量:1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唐义武 陈光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规划课题(YJZ-2016-02);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项目(YG2017015)
唐代大历年间太子庶子李幼卿出任滁州,确曾助建琅琊寺,但是宋代佛教典籍《佛祖统纪》和万历《滁阳志》等方志记载李幼卿献图代宗,获赐寺名"宝应寺"一事当不属实。李幼卿以刺史的身份助建琅琊寺,并疏浚琅琊溪,开凿庶子泉,应属主动开发琅...
关键词:李幼卿 琅琊寺 地方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