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衡勋

作品数:13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文论中国文化意境中国哲学文化全球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湛江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新探索被引量:7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45-51,共7页林衡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纲目体系研究"(批准号:07BZW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结合中国哲学对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中之"道"进行了新探索。认为《原道》中之"道"的内涵应包括二层面意义:一是这道指天(地)道与心性人道相贯通的天人合一之道,属心性哲学范畴。二是这道还统摄有文学的圣道传统的内涵,这又包括二...
关键词:文心雕龙  道心惟微 心性哲学 
中国文论现代性的起点及预示之难题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45-49,共5页林衡勋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0603)
中国文论现代性的起点不是学界确认的一个,而是二个: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艺术审美自由起点;二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文学为社会政治现代性服务的起点。由于中国文论现代性的开端缺乏原创性,存在被迫、被动性与摹仿性,因此,自开端就预示着...
关键词:中国文论 现代性 通变 王国维 梁启超 
关于大众媒介与“文学终结”问题的思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7-41,共5页林衡勋 
对大众媒介与"文学终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论述了"文学终结"的西方"哲学终结"背景,还论述了在与西方哲学和文论异趣的中国哲学和文论中,少有"哲学终结"与"文学终结"之类的命题。认为中国哲学与文论讲"生",并从纵的角度讲通变,一代有一...
关键词:大众媒介 文学终结 “哲学终结”论 中国哲学 中国文论 
略论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26-30,共5页林衡勋 
以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开合大律为理论背景,论述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及其特点: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为特定时段,以《文心雕龙》为标志的民族文论典范模式的形成;自南北朝至宋明为另一时段,是进一步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教文论...
关键词:中国文论 开合大律 文论全球化 
道: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众妙之门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林衡勋 
道,既是中国文论的基本范畴,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因此,要讲清楚中国文论的道,必须以中国哲学的道论作为思想基础。中国哲学的道可以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以此为基础,中国文论的道也相应地可以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中国文论与中国...
关键词:中国文论 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建构的启示和构想被引量:4
《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67-71,共5页林衡勋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体系建构,目前学界已提供了多种构想。这些构想特别是刘若愚的构想,的确可以给予我们启示,但似仍未达理想境界。本文认为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必须注意三点:一是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必须“接着”刘勰《文心雕龙》等中国文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体系建构 构想 《文心雕龙》 文论体系 理想境界 优秀传统 中国文论 当代精神 体系框架 一以贯之 “道” “讲” 现当代 统一性 “圣” “文” 贯通性 刘勰 
关于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16-121,共6页林衡勋 劳承万 
大开大合,是文化生命的节奏感,亦是文化生命跃迁的深呼吸。本文以港台著名学者牟宗三先生的研究为参照系,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大开大合大律和基本模式。从先秦两汉魏晋到宋明为特定时段,主要内容是以儒家为主干消化、吸收道佛...
关键词:哲学发展 中国文化 文化生命 文化全球化 著名学者 基本模式 先秦两汉 文化哲学 关系问题 节奏感 深呼吸 参照系 牟宗三 时段 消化 吸收 宋明 儒家 
简论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大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4-19,共6页林衡勋 
湛江师范学院2003年度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0304)。
以港台著名学者牟宗三先生的提示为参照,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大开大合大律和基本模式。其中由先秦两汉之后的魏晋到宋明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的大开合,自明末至今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西方异体文化哲学的新一...
关键词:中国文化哲学 大开大合 大律 文化全球化 
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5-18,共4页林衡勋 
从王国维意境"深浅"说和宗白华意境"境层"说可以确认意境内涵结构应包括: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等三个层次。情景交融是意境内涵结构的基础层次,象外言外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为"进乎道"层次。在这一最高层次,文学艺术意境之道与...
关键词:意境 结构 情景交融 象外言外 “进乎道”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8-21,共4页林衡勋 
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必须注意三点:一是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必须"接着"刘勰《文心雕龙》等中国文论的优秀传统"讲",二是要体现现当代精神,就要以西方现当代相应的文论体系框架为参照,三是要遵循康德关于体系建构的原则,即"我们所谓的体系,...
关键词:中国文论体系    观文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