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民间融资非犯罪化犯罪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浙江金融》《中国检察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取走死者财物的刑法认定——基于空间区分的立场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刘媛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FX023)
取走死者财物在刑法上应如何认定,取决于如何界定死者财物是否处于占有状态以及占有人如何认定。对此,应以空间区分为基本立场进行分析:私密空间内,死者财物属于其继承人占有;公共空间内,继承人在现场的,死者财物的占有人为其继承人,继...
关键词:取走死者财物 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 开放空间 
深层链接行为的刑法性质
《天津法学》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彭莎 刘媛媛 
深层链接以界面呈现方式不同为标准,可分为加框链接和普通深层链接,加框链接是指在设链接者控制的网页或客户端界面上呈现作品的链接,而普通深层链接则仍是跳转至被链者控制的页面呈现作品。民事上的直接或间接侵权与刑事上的实行或帮...
关键词:深层链接 加框链接 实行行为 
公共交通中“碰瓷”案件的定性
《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20期14-16,共3页刘媛媛 张钦利 
本文案例启示:公共交通中的"碰瓷"行为往往以交通事故的形式出现,此类行为的最终定性需要结合具体的行为方式并根据相关罪名的本质特征来判断。分析行为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是否成立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排除公共危害性,则...
关键词:危害公共安全 公共交通 敲诈勒索罪 名的本质 行为方式 公私财产 公私财物 失去控制 定罪处罚 刑法 
非法采矿罪的立法困境及其破解——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被引量: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刘媛媛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风险社会下刑法中的"危险"研究>;项目编号:CLS[2011]D50
修订前的非法采矿罪存在明显的立法困境:行为方式理解混乱,行政处罚前置失当,危害结果鉴定困难、刑事责任配置过轻。《刑法修正案(八)》修订了本罪的行为方式,降低了入罪门槛,修改了结果要件,在立法理念上实现了从人本主义向环境本位的...
关键词:非法采矿罪 环境本位 刑法修正案 
食品危险的刑法规制及其改进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151-156,共6页刘媛媛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风险社会下刑法中的‘危险’研究"(CLS[2011]D50)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食品危险有其自身的鲜明特征。刑法对食品危险的既有规制存在章节归属不当、调整范围过窄、罪名设置滞后、主观罪过单一等不足。对食品危险的刑法规制问题上,我国应坚持提前预防和全面预防的立法理念,在立法模式上应在...
关键词:食品犯罪 食品危险 食品安全 
刑法的理论转型:从传统刑法到风险社会中的刑法被引量: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4-57,共4页刘媛媛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1)D50)
现代社会中的风险表现为难以感知性、难以计算性、延展性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认等特征。制度论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在风险社会理论背景下,传统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和责任...
关键词:风险社会 危险理论 刑法转型 
刑法谦抑性及其边界被引量:15
《理论探索》2011年第5期134-137,共4页刘媛媛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S(2011)D50);负责人刘媛媛
刑法谦抑性的本质在于刑法的补充性。学界和实务界对刑法谦抑性的实现途径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即刑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非犯罪化,刑罚改革的方向应以非刑罚化为主,尽量做出对被告人有利的刑法解释。刑法谦抑性应有其边界,即在犯罪化与非犯...
关键词:刑法 谦抑性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弱势群体的犯罪趋势预测被引量: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0-25,共6页刘媛媛 
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具有相对性、变动性、交叉性等特点。弱势群体与犯罪的关联性相对较强,选择恰当的分析视角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科学、理性地预测其犯罪趋势,对社会政策和刑事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近...
关键词:弱势群体 关联性 犯罪趋势 预测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以民间融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分为基础被引量:4
《浙江金融》2010年第11期22-23,17,共3页刘媛媛 
天津商业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 <民间融资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编号:081112)
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常常以民间融资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各种各样的资金互助会、基金会、企业集资等。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民间融资 管理法规 国家金融 金融秩序 形式表现 企业集资 互助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争议问题研究被引量:5
《浙江金融》2008年第10期25-26,共2页刘媛媛 
名目繁多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及经济和社会稳定。对于某些危害严重的非法集资行为.仅依靠民事和行政手段来规制是不够的.而必须用刑事的手段来予以打击.目前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争议问题 非法集资行为 金融管理制度 企业债券 集资诈骗罪 社会稳定 行政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