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慧芬

作品数:14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慎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教学反思政治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鄱阳湖学刊》《江苏高教》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的思路框架——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11期I0008-I0008,共1页卜慧芬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资源”,数据思维随之成为人们是否能够融入时代、与时俱进地实现迭代成长的必备素质之一。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中,大数据时代与数据思维的应用日益普遍。由张强编著的《大数据时代...
关键词:参考书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高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大数据时代 数字空间 需求规律 必备素质 
以“结构分析”之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之变——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8期I0009-I0009,共1页卜慧芬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要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一书围绕“转型的基础”“要素的转型”“转型的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社会基础、动力机制、结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论启示 方向路径 动力机制 聚焦点 现代转型 
学生发展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体系建构:理念、内容、路径被引量:2
《江苏高教》2021年第11期103-107,共5页鲁学军 卜慧芬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学生发展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阳光学工’体系建构与实践”(2019JSJG001);泰州学院2019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基于‘学用结合’理念的‘阳光学工’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构”(2019RCPYA02);泰州学院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基于泰州学院‘阳光学工’建设实践”(2019JGA01)。
视角的选择意味着意义的凸显,选择以学生发展视角建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体系,意味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之一被凸显了出来,并对学生工作体系建构的理念、内容和路径提出了要求。建构理念上,用“以生为本”“发展...
关键词:学生发展视角 地方本科院校 学生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三重维度探析被引量:3
《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28-32,共5页卜慧芬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师生交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766)阶段成果
用马克思意义上的"自然历史过程"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为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提供多维度的历史视角。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以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性政治实践活动;在思...
关键词:自然历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 三重维度 思想性政治教育 
功能主义视域中的水谷文化系统研究
《鄱阳湖学刊》2016年第4期89-96,127,共8页郑大俊 卜慧芬 
本文在功能主义视域中研究世界水谷文化,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和系统,着眼于"要素""结构""功能"等研究视点,分析水谷文化的核心要素、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内容要素,构建水谷文化空间之维的横截结构、时间之维的纵剖结构和形态之维的层级结...
关键词:功能主义 水谷文化系统 生态文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现状调查——以泰州学院为例被引量:1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6-37,共2页蔡暄 卜慧芬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2014SJD769)阶段性研究成果;泰州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的内涵入手,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几则问卷调查情况与结果分析,揭示了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态度、效果评价,对其如何促进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个性化培养 问卷调查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大学生化”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9-21,27,共4页卜慧芬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2011JSJG40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JSJD710009)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始终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起点的设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到评价的实施,都能体现"大学生化"的特质,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育质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化 主体性 
实施关怀德育教育,拓展高校党建工作内涵
《魅力中国》2010年第17期56-57,共2页蔡桂如 卜慧芬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GSY2009YB407)阶段性成果之一.
高校党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接班人。借鉴诺丁斯关怀德育教育理论,高校党建工作要提高认识,以党建工作为依托,以组织发展为抓手,以教育活动为载体,构建对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德育关怀教育机制,全面提...
关键词:实施 关怀德育教育 提升 党建工作 水平 
传统“慎独”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被引量:5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8-100,共3页卜慧芬 
网络生活的隐匿性、虚拟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给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带来诸多新课题,传统"慎独"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着情境的相似和目标的契合,其实现目标的理念和路径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慎独” 网络 大学生 道德教育 
“吾能‘慎独’否?”——论“慎独”的道德主体规定性
《学理论》2009年第5期21-23,共3页卜慧芬 
"慎独"是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具有很强的道德主体规定性。"慎独"并非人人皆能做到,只有具有独立的道德意识、积极的自律精神和完整的道德人格,并能始终践行审慎的道德行为的人才能不断超越和完...
关键词:“慎独” 道德 主体规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