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治堂

作品数:20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后缀移情意蕴词汇意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陇东学院学报》《丝绸之路》《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信仰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拓家岘子“三显神”庙会调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08-112,共5页吴怀仁 徐治堂 吴昌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泾河;渭河流域语言民俗特征比较研究"(16XYY009);国家语委项目"泾河流域语言民俗历史流变研究"(YB125-117)阶段性成果;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资助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信仰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既会在同一地区出现差异,又会在不同地区产生关联。这表现出民间信仰会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产生流动,但在流动中又会产生变异。庆阳市西峰区拓家岘子"三显神"伍员信仰在庆阳民间只此一例,...
关键词:民间信仰 庙会 拓家岘子 三显神 伍员 传播变异 
格物致知与老马识途——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陇东学院座谈会发言摘录被引量:1
《丝绸之路》2017年第15期67-78,共12页冯玉雷 许尔忠 叶舒宪 张天恩 易华 亢兆宁 徐治堂 马啸 齐社祥 刘治立 闫彦宗 刘金郎 张多勇 徐旭霞 秦望龙 张弛 方宝平 张烨 徐克瑜 戴晓刚 军政 张文良 
许尔忠陇东学院副校长。教授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是一项浩瀚的人类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考察研究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令人震撼,开启了认识西玉东输历史开端与河西走廊地区史...
关键词:历史文化研究 陇东学院 考察活动 格物致知 座谈会 摘录 陕北 河西走廊地区 
秦陇方言中的动态助词“些”
《陇东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吴怀仁 徐治堂 董旭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泾河;渭河流域语言民俗特征比较研究>(16XYY009);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泾河流域语言民俗历史流变研究>(YB125-117);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耕文化与陇东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支助
秦陇方言中虚词"些"做动态、体貌、情态助词是一种很独特的语法现象。秦陇方言中的虚词"些"做动态体貌情态助词时具有模糊普通话中助词着、了、过的时间体概念,具有客气、委婉、舒缓语气、模糊时间的意义,在读音上读拖长音,形成秦陇方...
关键词:方言 秦陇方言 动态助词 “些” 体貌助词 情态助词 
深钻精研 新论迭出——刘瑞明教授学术事迹评介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252-255,共4页马步升 徐治堂 
刘瑞明。陇东学院文学院教授,1934出生于甘肃平凉,195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他的科研起步早,在1977年他还是平凉二中语文教师时,就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古汉语语法常识》,共印刷五次,30多万册。后调入陇东学院(原庆...
关键词:学术论文 刘瑞明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 人民出版社 《文学评论》 古汉语语法 评介 
论大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汉字符号及其解读
《语文建设》2014年第11X期3-4,共2页徐治堂 
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科研计划项目"庆阳民间故事研究"(项目号:1010-0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做了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
关键词:汉字 符号 解读 大学语文教学 
庆阳与关中方言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4-49,共6页徐治堂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资助课题(YB125-117)
庆阳市如西峰、庆城、镇原、华池、合水、正宁、宁县以及环县合道乡亦如关中多数方言点那样,第三人称单数"他(包括镇原的‘那’)"字受"我你"两个上声字的感染也读作上声。庆阳市多数方言点不具备关中以"我你他"变作阴平来表示复数的特征...
关键词:庆阳与关中方言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比较研究 
庆阳话中的“把”字句
《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5-7,共3页徐治堂 
庆阳话"把"字句的使用范围比普通话要广,普通话中许多不能用"把"字句表达的意思在庆阳话中可以用"把"字句表示,出现在"把"字句中的动词语义类型也比普通话丰富,"把"字句中否定副词出现的位置比普通话灵活。
关键词:庆阳话 处置性 非处置性 把字句 
“移情”与诗歌意境的构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1-2,共2页徐治堂 
移情说强调外物的生命化,即把人的主观感情挪移到外物中去,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在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过程中,在诗歌意境的营造过程中,"移情"手法起到了重要...
关键词:移情 意象 意境 物我相融 
移情与中国文士的山水审美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9-30,共2页徐治堂 
"移情"即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于外物,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移情是一种错觉,但是,却因此而使人类创造出各种艺术、人文和宗教,也因此使人的审美生活丰富...
关键词:山水审美 移情 拟人化 借物抒情 
汉语方言后缀huo(he)例说及huo(he)的语源考察被引量: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64-68,共5页徐治堂 
各地方言的大量的例证证明,读音为huo或he的"和"、"活"、"火"、"豁"、"霍"、"合"等语素的词汇义在部分词语里已经虚化。在A+huo(he)和V+huo(he)式言语结构中,huo或he只有语法意义,具有明显的后缀性质。在对"温和"等词语中"和"的意义演...
关键词:汉语方言 后缀 语源 语法意义 意义演变 言语结构 历史轨迹 历时考察 词语 词汇义 证明 语素 性质 读音 词缀 词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