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春

作品数:54被引量:132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句法模块性语言学《现代辞典学导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现代外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争鸣与思考
《外语研究》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蔡新乐 刘华文 赵彦春 王西华 陈大亮 王瑞东 
蔡新乐(河南大学翻译理论研究所教授) 读后的几点思考 一、所谓“本质”,若就“反本质主义”而论,可能远离了后现代的一个指向。但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别的视角的论述。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 争鸣 翻译理论 河南大学 研究所 后现代 
连续统还是二元互斥?——及物性原型观的学理探究被引量:4
《中国外语》2011年第1期28-35,共8页赵彦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词典编撰中的应用研究"(04XYY00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试图论证:语义特征与动词及物性实际上是不相关的,由此揭示语义原型观的悖论性,并维护二元互斥的学理基础。二元互斥表现于动词,即动词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是泾渭分明的,决定动词根本属性的不是语义特征而是句法结构。论证显示:以原...
关键词:及物性原型 二元互斥 语义特征 
语言理据性的学理辩证被引量:5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7,共7页赵彦春 
从历时和共时维度对理据性问题进行分析,廓清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作用层面,并辨析像似性与理据性的异同,指出既要承认理据的存在,又要防止它的扩大化,而且必须弄清理据的真正含义。根词的理据才是真正意义的理据,理据性不决定词义,符号的...
关键词:理据性 任意性 像似性 词义 符号 
范畴理论是非辨——认知语言学学理批判之三被引量:9
《外国语文》2010年第6期57-63,共7页赵彦春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与秉承经典范畴理论的生成语言学针锋相对。本文分析了范畴实质,对比了两套范畴理论的基本点,认为经典范畴理论和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处于不同的层次:前者以本质为鹄的,后者以现象为依托;原型固然存在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范畴理论 本质 现象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被引量:8
《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12期25-32,59-60,共10页赵彦春 赵春生 
X-bar图式作为一种普遍性结构在词库和运算系统之间发挥着中介投射作用。但是,本研究发现:该图式由于受到线性干扰和语义影响而产生了冗余与矛盾,使得句法解释繁琐而失当。本文回顾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的发展历程,对最简方案的整个系...
关键词:X-bar图式 线性干扰 语义影响 最简方案 
隐喻的认知因素及本质界定——基于隐喻研究史的考察
《英语研究》2010年第4期1-6,共6页赵彦春 
通过对西方隐喻研究史的回顾与考察,说明:西方学界对隐喻认知因素的关注历来已久。在肯定传统隐喻研究的同时也阐述当代认知范式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对隐喻的本质进行界定。
关键词:隐喻 修辞功能 认知功能 思维方式 范畴 
权重的失衡——语言学的“语言游戏”被引量:7
《外语研究》2010年第6期27-34,共8页赵彦春 姜孟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它以解构"本质"为旨归,否认范畴成员之间的共性,认为其间只有相邻相似的关系。家族相似性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原型理论。两者在表述上虽不尽相同,...
关键词:家族相似性 原型范畴 语言分析 悖论性 
隐喻理论批评之批评被引量:8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418-423,共6页赵彦春 
纵观隐喻研究史,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是隐喻的三大经典理论。学界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替代论的代表,而后两种理论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研究者和批评者大多误解了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通过对隐喻理论批评进行再批评...
关键词:隐喻研究史 亚里士多德 批评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取向与实质——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二被引量:14
《外语学刊》2009年第5期31-37,共7页赵彦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研究"(04XYY003)的阶段性成果
认知语言学(CL)颠覆客观主义哲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而提出了相反的假说。本文认为CL的研究取向值得肯定,但由于它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掏空了先验,瓦解了本质,对语言的解释是不充分的。本文对CL的立论基础和相关命题进行质疑和证...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识论 方法论 证伪 
语言认知的多维视角被引量:4
《外国语文》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赵彦春 
认知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第一代认知语言学"和"第二代认知语言学"所谓的认知规律以及人类试图穷尽宇宙妙理所依赖的其他方面的认知规律。语言的认知体现为内在结构和外在感知的相反相成、互斥互补,即逻辑(即我们的思维规律)的离散性、...
关键词:语言学 认知规律 内在结构 外在感知 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