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乐

作品数:68被引量:28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阴阳译解翻译研究翻译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闻一多的新诗格律探索与英诗汉译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41-47,共7页杨凯 蔡新乐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儒家‘生生’理念视角下的新月派翻译研究"(2018SJA0042)
闻一多的新诗格律探索与新格律英诗汉译互为阐发,共同构成其新诗格律的探索与实践体系。他的新诗格律探索立足中国古典诗歌格律,借镜西方诗歌理论,从比较诗学视角创制了以节奏为中心的新格律诗学体系。闻一多的新格律英诗汉译是其新诗...
关键词:闻一多 新诗格律 探索 英诗汉译 意义 
中庸解《论语》及其跨文化问题:以“端”为例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01-109,共9页蔡新乐 
依儒家"正轨",《论语》中的"两端"和"异端",即以中庸说中庸。但历来释义不遵此道,而跨文化英译亦将之排除在外,故致满纸荒唐。本文对《论语》二章的译文进行例举分析,认为"端"本指存在本身"有无"之两端:有即世界在这里此一端之所有,而...
关键词:论语 中庸  跨文化 翻译 
《论语》英译要求中庸的回归:以“异端”的处理为例被引量:1
《东方翻译》2018年第5期57-66,共10页蔡新乐 
传统解经将"异端"划定在人事范围,今译继而将之解为异己之说、邪说、歧道、异常的学说等,而英译因此也将夫子再现为一个目光短浅、气量狭窄的人物。如此执著于字面意义,根本不顾及儒家的思想,不自觉陷入庸常,正背离"极高明而道中庸"的...
关键词:“异端” 《论语》 道中庸 英译 回归 儒家哲学 字面意义 不自觉 
儒家人性论观照下“以意逆志”的英译及其启示
《东方翻译》2018年第4期32-37,共6页杨翠翠 蔡新乐 
孟子首创的"以意逆志"说,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批评方法,包含着深厚的儒家哲学思想。自提出以降,受到历代尤其是最近20年来海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其英译版本随之不断涌现。然而,依管见所及,受"译意"观念的影响,现有...
关键词:“以意逆志” 英译本 人性论 儒家 观照 中国传统 批评方法 哲学思想 
“以儒解儒”的阴阳之道方法论问题初探——以《论语》两处“文”的汉英译解为例被引量:9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年第5期105-121,共17页蔡新乐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项目编号:12AWW001)的研究成果
《论语》译解目前国内的研究很少见到方法论的运用,本文即以"文过"和"文之以礼乐"的中英文译解为例,加以说明和分析。研究认为,理性地知识求索或是其原因,儒家的思想可加以对治:研究过程即为修德过程,亦即为"成人"的必要步骤。而由这种...
关键词:阴阳之道 论语 汉英译解 方法论 
《论语·八佾》第八章的解经方法论的初步探讨——与鄢秀、郑培凯商榷被引量:5
《东方翻译》2017年第5期10-20,46,共12页蔡新乐 
"绘事后素"一向有分别依照《周语》和《礼记》所推出的两种解释,金安平的《论语》英译因着眼于"技术"而难及夫子诗教之真意,也并不一定"符合先秦时代绘画的方式"。相反,分析表明,朱熹将"后素"解为"后于素",这一误读却与"诗无邪"之旨深...
关键词:论语 朱熹 翻译 中庸 
译解之中不可割舍的“阴阳之道”和“生生”——钱歌川的《翻译的基本知识》的一个批判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17年第4期1-8,共8页蔡新乐 
本文探讨《翻译的基本知识》三个方面的议题:1.理论化何以在此书之中缺席,进而引出实践的核心性问题;2.作者的译例如何在句子建构上是欧化的;3.我们能拿"阴阳之道"和"生生"来在杜甫的诗《春望》的处理方面做些什么?本文的结论是:将以二...
关键词:翻译 欧化句式 阴阳之道 
在后现代和前现代之间吗?——翻译研究领域的反理论和非理论倾向简论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17年第4期11-17,共7页蔡新乐 
翻译研究的理论化目前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导致了翻译理论建构乃至学科建设的空前危机。其表现为,身在"后现代",而无可成说;坚持"前现代",但散漫不堪;更严重的是,夹缝之间却无所意识?本文以Bassnett、Hermans及Long等为例说明前者的问题...
关键词:理论化 翻译研究 现代 
从“近取诸身”看英文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天”的翻译处理被引量:7
《外语学刊》2017年第4期93-98,共6页蔡新乐 
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12AWW001)的阶段性成果
依安乐哲,以Heaven来翻译"天"遮蔽这个观念的诸多意涵。进一步研究发现,不仅道家哲学之中的宇宙论被转换成基督教的创世说,而且,孔夫子视为可以效仿的"天"也成为要向之呼吁的"上帝"。本文认为,可以"恕道"的推己及人、近可取譬的原则,仿...
关键词: HEAVEN the BEING OVERHEAD 
《论语》之中“文莫”之译解的阴阳之道观
《外国语文研究》2017年第2期62-68,共7页蔡新乐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12AWW001)阶段性成果
只有从阴阳之道的角度切入,《论语》中的"文莫"一向未被纳入理解的正确轨道的意向,才可得其正解:内外一致,而动静合一;本文还依此对英汉语的译文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文莫 翻译 内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