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辉

作品数:52被引量:2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词汇视阈翻译策略资本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界》《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时代文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葛译《生死疲劳》翻译策略与方法被引量:1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39-144,共6页史爱清 肖辉 
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生死疲劳》为莫言在2012年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效助力。目前视《生死疲劳》为葛浩文翻译策略转向期的研究对象并运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的研究较罕见。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惯习、资...
关键词:《生死疲劳》 布迪厄场域理论 葛浩文 翻译策略 
接受美学视域下张培基的散文英译——以《匆匆》为例被引量:7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30-135,共6页杨晶雨 肖辉 
《匆匆》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作品,文章结构精巧,纯朴简练,文字清秀隽永,充满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然而对于其译本和翻译策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张培基先生的译本很好地向英语读者传...
关键词:《匆匆》 接受美学 张培基 散文翻译 
探索的精神与引领的力量——评许钧著《译道与文心——论译品文录》被引量: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3期91-97,共7页肖辉 
许钧教授主编的《译道与文心——论译品文录》记录了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者以"译评"的方式,对译学不断思考、探索与构建的历程,系作者在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探索的历史记录,系近来我国译学研究领域中兼具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关键词:许钧 探索的精神 引领的力量 《译道与文心——论译品文录》 
数字化技术下政治代表的转型——中国的案例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2
《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10期68-77,共10页托马斯·海贝勒(著) 安娜·什帕科夫斯卡娅(著) 肖辉(译) 赵杨(译) 
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和实地观察揭示了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网络空间的政治代表。本文的核心论点是: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代表形式,而且为新的创新性代表模式的出现创造了机会。而且,中国的网络空间由于规模...
关键词:网络代表 主张 互动型代表 联系型代表 
全国性协商民主?——评估中国医疗改革的协商性被引量:1
《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5期107-119,共13页亚历山大.克罗廖夫 肖辉 
本文探究了协商原则是如何在中国的全国层面发挥作用的。文章所考察的案例是中国新的医疗改革。在借鉴了已有的经验研究、中文的新闻报道和文章、官方的文件分析以及与中国学术界的多次非结构式访谈的情况下,文章试图对协商民主原则在...
关键词:协商民主 公共政策 参与 医疗改革 中国 
翻译美学视角下曹文轩作品英译的审美再现被引量:7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72-75,80,共5页肖辉 罗思宇 
中国作家曹文轩教授于2016年4月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获此国际文学大奖,对曹文轩作品的译介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其代表作《青铜葵花》的英译版(译者Helen Wang)为研究对象,以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翻译美学 曹文轩作品 审美再现 
跨文化修辞视角下学术语篇模糊限制语探析被引量:11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4期36-43,共8页陈成辉 肖辉 肖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4011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JB130);第八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ZGWYJYJJ2016B58)的相关成果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跨文化修辞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拟从跨文化修辞理论的视角,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以两本应用语言学中的英语论文结论部分为语料来源,对中国学者和英语本族语学者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修辞 学术语篇 结论部分 模糊限制语 
文化翻译学视阈下的仿词翻译——以《红楼梦》为例被引量:2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9-123,共5页肖辉 苏雅 
2015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课题(15jsyw-08);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研究课题(78)
仿词,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仿拟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在口语语体中颇受欢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人物对话用词考究,寓意深远。历年来,学者对于《红楼梦》中语言的研究...
关键词:文化翻译学 仿词翻译 《红楼梦》 
基于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被引量:7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肖辉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JSJG473
本文以《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南,结合财经类院校的鲜明特点,介绍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独立设置背景、参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现行财经类院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仿词翻译的语用学解读——以《围城》为例被引量: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84-89,共6页苏雅 肖辉 
2015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jsyw-08
仿词在文学作品广为采用,因其独特的构词方式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同时,也受到不少研究学者的青睐。然而大多学者都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仿词的外在形式特征,很少从语用角度出发对仿词的翻译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语用...
关键词:仿词翻译 语用学 《围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