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杰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赏析应用写作写作能力应用写作教学矛盾二重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凯里学院学报》《文教资料》《文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壮怀激烈英雄泪——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期8-10,共3页龙杰 李建雄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上片写词人登临远眺,见雄浑壮丽的河山因家国破碎而充满无限仇恨,抒发词人郁愤不得志的沉痛心情,意境苍凉壮阔,人物形象渺小无依,不禁生发收复失地的壮怀激烈。下片用三个典故抒写自己抱负未实现绝不...
关键词: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赏析 
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年第2期54-57,共4页龙杰 张鸿芸 
贵州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zc053
应用写作教育教学环境是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应用写作教育教学环境建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应用写作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要重视应用写作教学,成立应用写作教研室、微机室、阅览室、写作事...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育教学 环境建设 能力培养 
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25-127,共3页谢懿维 张鸿芸 龙杰 
贵州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zc053)
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特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案例教学法、例文习作评析法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应用写作 教学方法 改革探索 能力提升 
情境仿真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7年第23期34-35,共2页龙杰 
2017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应用写作教学要有目标有体系地创设仿真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加大训练力度,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应用写作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写作 情境仿真 教学训练 写作能力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赏析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1期89-90,共2页龙杰 
柳永《八声甘州》写深秋暮雨江天的爽朗雄阔,关河苍茫寂寥的景象和由此引起的羁旅情思,抒写词人思念故乡和心上人的情怀,同时也折射出词人年华已逝,功名未就,宦途奔波,欢情难聚的矛盾。全词境界阔大,格调高古,雄浑豪放,情感真挚,感人肺...
关键词:柳永 羁旅情愁 思乡 怀人 《八声甘州》 赏析 
文情并茂 精粹绝伦——读李清照《声声慢》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1期15-16,19,共3页龙杰 
李清照《声声慢》写词人经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后内心的剧痛和孤寂难耐,惆怅难排的凄惨情怀,冷冷清清,恍恍惚惚,度日如年,大雁南飞更是寸心欲裂,肝肠欲断。下片紧承上片,写遍地堆积着金灿灿的菊花,衬托词人形容枯槁,神情憔悴,体现词人亡...
关键词:李清照 《声声慢》 赏析 
用血泪谱写的人生悲歌——读李煜《虞美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116-117,共2页龙杰 
李煜《虞美人》词洋溢着深挚的情感。该词以眼前的实景和忆往事的书写抒发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和宇宙的永恒,寄托抚今追昔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并把一己的亡国之痛和人事无常的悲慨痛苦融合在一起,超越了时空限制,写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哀,...
关键词:李煜 虞美人 忧愁 痛苦 人生无常 永无止境 
柳永《定风波》意境赏析
《文学教育》2011年第5期66-67,共2页龙杰 
《定风波》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主人公因心上人远去而音信全无,心灰意懒,寂寞愁苦的哀伤心情。下片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后悔当初未能把心上人留住,希望着想象着在鸡窗、蛮笺、象管、吟课的静谧温馨的氛围中过着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
关键词:柳永 《定风波》 赏析 
一曲《雨霖铃》 千古离别情被引量:2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年第12期73-74,116,共3页龙杰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词作以凄清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而四海飘零的感伤,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市井细民的长亭离别图。它与士大夫的离别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反映的是下层贫民的审美趣味和世俗情怀。此词情调低沉,愁肠百...
关键词:柳永 《雨霖铃》 世俗情怀 离情别绪 
读柳永《望海潮》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36-37,共2页龙杰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抒写了钱塘江的壮丽景色,西湖的旖旎风光和杭州的繁华气象以及人民生活的富庶,也描绘了杭州太守“千骑拥高牙”的官场气派,同时表现了柳永内心深处“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仕进向往。
关键词:柳永 《望海潮》 繁华杭州 妩媚西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