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宏

作品数:30被引量:4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生生生命阴阳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殊信仰的现代价值
《法音》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陶新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X067];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5JJDZ0NGHE00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D/2016/01/50]阶段性成果
菩萨信仰,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成为智、悲、行、愿为代表而独具特色。其中,山西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的中心而名扬于世。
关键词:文殊信仰 现代价值 菩萨信仰 佛教中国化 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五台山 
新时代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通与实践被引量:8
《理论导刊》2018年第3期35-38,共4页陶新宏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28C);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D/2016/01/50);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NYS213012);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JS-XKT1613);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01815JX92);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校级规划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2017JYDJ-YB0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与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融通性,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培育社会新风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
关键词:志愿服务 思想道德教育 奉献 人生价值 
“生生”:儒家对生命的诠释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53-57,共5页陶新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6FZ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X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5JJDZ0NGHE002);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NYS213012);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28C);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D/2016/01/50)
"生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生生"思想贯注于儒家哲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在结构之中。儒家"生生"思想蕴涵了创生与续生、共生与养生、贵生与护生等深刻而丰富的内容,而其形成的前提则是儒家主张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互动的生命系统模式。儒...
关键词:儒家 生生 生命 阴阳 
赵朴初的慈悲济世情怀及现实意义
《兰台世界》2016年第7期81-83,共3页陶新宏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2014SJD098);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项目"儒学的批判性特质研究"(NYS213012);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XC213001)阶段性成果
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的慈善家。他一生从事的佛教慈善济世事业,是对其慈悲情怀的生动诠释。梳理和发掘赵朴初爱念众生,慈悲利他,自度度人,饶益众生的慈悲济世情怀和人格魅力;呈现其躬身践行慈善事业和关心支持慈悲善行的历...
关键词:赵朴初 佛教 慈悲济世 慈善 
孔子德育思想融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探析
《教育观察》2015年第11S期23-25,共3页王洁 陶新宏 
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2014SJD098);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孔子德育思想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研究"(NYS214007)的研究成果
在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是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注重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高校要借鉴吸收孔子德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掌握孔子...
关键词:孔子 德育 研究生 学术道德教育 
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第11期8-11,共4页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NYS213012);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上半年教学改革项目(JG01813JX4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志愿服务是当前我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具有相融相通性。通过中学生志愿意识培育、服务培训、服务活动以及服务总结等诸多环节,使志愿服务成为广大中学生认同、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实现人生价...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志愿服务 奉献社会 人生价值 
朱升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10期12-15,共4页陶新宏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编号:2014SJD098);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儒学的批判性特质研究"(编号:NYS213012)阶段性成果;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编号:XC213001)阶段性成果
朱升不仅是辅佐朱元璋创基立国的开国元勋,而且为承续"紫阳衣钵"的新安理学硕儒。他一生肆力为学,治学施教"网罗百家,驰骋千古",被后人称为"一代文宗"。朱升在长期的治学与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并形成了诸多符合教育规律的真知灼见,提出...
关键词:朱升 教育思想 价值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被引量:1
《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第18期218-219,共2页陶新宏 
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和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相关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纸质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是良好的、整体评价是较...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话教学 教学效果 
方以智对生死的诠释向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9-32,40+134,共5页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儒学的批判性特质研究”(NYS213012);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重点项目(XC213001)阶段性成果
生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关切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始终之主题。方以智在反思与批判基础上会通三教之生死旨趣,提出了"生死之技"与"生死之道"之分野,并从"心通生死"、"生死不二"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向度对"生死之道"进行了深...
关键词:方以智 生死之技 生死之道 
信息社会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路径
《图书馆》2014年第6期26-28,37,共4页陶新宏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NYS213012)"儒学的批判性测试研究";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GJS XKT1313):"构建南邮特色的文化育人体系及路径研究";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2014SJD09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阶段性成果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撕裂既有的伦理规范。信息社会存在的伦理困境无法回避,诸如隐私与个人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及信息自由权利的滥用等。通过加强网络技术监控和管理、完善相关...
关键词:信息社会 伦理困境 网络信息 道德自律 技术监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