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胜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公共法哲学法律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哲学视域下审美样式演化的历史与逻辑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陆玉胜 张敬畏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7CKSJ04)。
审美样式经历了模仿美、典型美、超理性美、实践美等四种发展类型。模仿美包括形式美和象征美;典型美包括本质美和理想美;超理性美包括意境美、显隐美和生活美;实践美包括生产美和劳动美。这四类审美样式对应的哲学基础,依次为古代主客...
关键词:审美样式 古代主客未分的哲学 近代主客二分的意识哲学 现代主客合一的语言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老庄道本体论的再阐释及其当代审视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24-36,共13页陆玉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7CKSJ04)。
老庄道本体论关乎有与无的关系。老子道本体论表现为建构有无二元思维框架而由有走向无;庄子道本体论则表现为解构有无二元思维框架而更彻底地走向无。老庄道本体论尚无,并最终都走向虚无主义。从当代语境看,老庄道本体论主要适合于崇...
关键词:老庄 道本体论 虚无主义 当代审视 
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再阐释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75-85,共11页陆玉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7CKSJ04);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4313008)。
战国末期,由于宗法封建制度的解体,传统的刑德共治的国家治理思想架构解体,而法制思想呼之欲出。韩非子充分地吸收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国家治理思想,创立了人人皆自利(人人皆望誉冀利)的人性论,建立了道、理、德相应的道用论形而上学,...
关键词:韩非子 法制思想 哲学基础 法制架构 法治 
在个体生命意义与社会政治秩序之间——原始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探究被引量: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3,共13页陆玉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7CKSJ04);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4313008)。
在氏族社会,德关乎个体生命意义,刑涉及社会政治秩序,而且德刑相称。氏族解体、地域性国家出现之后,原先的德刑相称结构解体。原始儒家的个体生命意义与社会政治秩序主要体现在孔子、孟子和荀子的德治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孔子在理论上探...
关键词:原始儒家 个体生命意义 社会政治秩序 当代意义 
文明、理性与科学的各自演变及其历史性同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陆玉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7CKSJ04)。
从西方世界看,文明、理性与科学经历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形态。文明历经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种形态;理性经过了古希腊理性、主体理性和反思理性三种形态;科学经过了经验、实验与新经验三种形态。从纵向看,文明、理性和科学各...
关键词:文明 理性 科学 演变 历史性同构 
先秦哲学天人合一观综论被引量:3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1-18,共8页陆玉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17CKSJ04)
先秦的天人合一观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儒家在天人合一观方面把天转换为命与人的关系。孔子区分了时命和天命;至于如何由时命达致天命,孔子语焉不详,只是强调仁礼并重。孟子在区分了存在之天(时命)和境界之天(天...
关键词:先秦哲学 天人合-观  
韩非政治哲学的再思
《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陆玉胜 
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4313008)
韩非在其人人皆自利、自为的人性论基础上,强调"世异事异""事异备变"的变法主张。韩非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道、理和德相应的形而上学基础上的。"道"为让万物之所以存在和变化的自然客观规律(准确地说,即"道"具有自然本性、经验和功用意...
关键词:韩非 自为     
儒学教学刍议
《林区教学》2016年第5期62-64,共3页陆玉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高校人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儒学已经具有2 500多年的生成与流传史,儒学的思想内容主要包含在五经、四书中,儒学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精神气质。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儒学必须实现典范转移与思...
关键词:儒学 生成 内容 精神气质 典范转移 
论韩非法哲学的技术性转向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陆玉胜 
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4313008)
韩非根据"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思想,构建了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鉴于人人皆逐利的社会现实,韩非从道德理技术化、执一、守中及功效等几个方面探求了整合社会秩序的新的方式得以可能的条件,并认为这种新的社...
关键词:韩非 法哲学 技术性 转向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探析
《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152-154,共3页陆玉胜 
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描绘为与政治系统、生活世界和市民社会依次对应的"共振板"、"交往网络"和"围墙内空间"。公共领域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是察觉和影响。在一定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公共领域与政治系统处于静止的(相对的)平衡状态;相反,...
关键词: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事实性 规范性 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