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焱

作品数:5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油茶籽油油茶皂素茶油活性炭脱色剂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脂》《中国粮油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不同壁材组合油茶籽油微胶囊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1
《中国油脂》2013年第2期26-29,共4页葛昕 费学谦 陈焱 罗凡 王亚萍 
"948"引进项目(2009-4-56)
研究了以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壳聚糖、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复配组合,采取喷雾干燥法制备油茶籽油微胶囊产品,并以乳化稳定性、微胶囊化效率及产率、微胶囊质量评价、微胶囊的形态和微胶囊氧化稳定性为评定指标,比较不同壁材组合得...
关键词:油茶籽油 微胶囊 壁材 性能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中国粮油学报》2012年第9期60-63,共4页王亚萍 费学谦 陈焱 罗凡 王开良 姚小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B1B0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RISF6145);省院合作项目(2010SY01)
对6种制油工艺所得的普通油茶籽油进行了质量安全指标及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榨所得油茶籽油的品质最好,其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分别为2 mgKOH/g和0.01 g/100...
关键词:制油工艺 油茶籽油 质量安全 
脱色工艺中不同脱色剂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脱除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7
《中国油脂》2012年第6期47-50,共4页罗凡 费学谦 方学智 陈焱 王亚萍 
"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资助项目(2009BADB1B0301)
研究了在优化的脱色条件下,脱色剂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的脱除作用。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油茶籽油中苯并芘脱除效果显著,加入油质量3%的活性炭可以完全脱除样品中的苯并芘(苯并芘含量为7.12μg/kg);活性白土基本不具备脱除苯并芘的能力,但...
关键词:油茶籽油 脱色 苯并芘 活性炭 
絮凝-沉淀法制备油茶皂素工艺研究被引量:6
《中国油脂》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王金元 费学谦 罗凡 陈焱 
"948"引进项目(2009-4-5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2009BADB1B03)
以水酶法制取油茶籽油后的水相为原料,采用絮凝-沉淀法提取其中的油茶皂素。单因素实验得出适宜的絮凝条件为:1%的壳聚糖溶液加入量为水相体积的16%,此时油茶皂素的损失率为22.24%。应用正交实验确定沉淀-转化的最佳工艺为:在絮凝离心...
关键词:油茶皂素 絮凝 沉淀 
油茶籽油脱臭馏出物维生素E的分子蒸馏工艺研究被引量: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75-178,共4页陈焱 方学智 费学谦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C32056)
通过对油茶籽油脱臭馏出物进行分子蒸馏制取维生素E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而后通过三级分子蒸馏,第一、二级蒸出乙酯,第三级蒸馏使轻组分中的α-生育酚含量提高至1.97 mg。同时得出分子蒸馏工艺条件为:第一、二级加热壁面温度10...
关键词:油茶籽油 Α-生育酚 分子蒸馏 脱臭馏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