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武

作品数:15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行大运河旅游纪念品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世纪图书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江南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新世纪图书馆》2024年第8期36-41,共6页王通武 仇志浩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函〔2022〕29号)资助研究成果之一。
文创产品开发是公共图书馆功能扩展的重要领域。非正式学习理论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不仅可以凸显其知识传播属性,还可以为用户带来自发性、情境性、内隐性和灵活性的学习体验,深化用户对馆藏文化资源的感知与理解,进而提高用...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理论 公共图书馆 文创产品开发 文化体验 
研学旅行: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路径研究——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研学旅行开发为例被引量:6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王通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D/2021/03/35;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具有“第三课堂”之称的研学旅行,为学校实践育人拓宽了新的空间,亦成为学校传承非遗的一种可能途径。基于对部分研学旅行典型案例的分析,面向非遗传承的研学旅行具有“课程性”“原真性”“重构性”“参与性”“协同性”特征,借鉴课程...
关键词:研学旅行 非遗传承 学校教育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从技艺之术到文化之道:高职非遗与劳动的交互叙事被引量:1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蒋凤娟 王通武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XHYBLX202323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课题(D/2021/03/35)。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带手工劳动和工匠精神基因,当前已经逐渐被融入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但是劳动教育课程中却存在着“精神是精神,技能是技能”、传统技艺不能融合劳动精神等问题。技艺文化难以描述文化精神,内容文化才是引发文化精神...
关键词:叙事 内容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劳动教育 文化创新 
文化IP驱动大运河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被引量:2
《江南论坛》2023年第10期49-54,共6页王通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合大运河非遗资源的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1SJA0647)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向文化IP转化,是驱动非遗开发的重要路径。大运河江苏段非遗IP化开发,对提升江苏运河文旅品质、提高非遗“造血”功能、引领非遗产业整合创新尤为必要。近年来,大运河江苏段非遗在开发载体、产业规模...
关键词:文化IP 非物质文化遗产 IP化开发 大运河江苏段 
研学旅行与非遗传承:耦合逻辑与理论框架被引量:8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0-84,共5页王通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D/2021/03/35;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合大运河非遗资源的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647。
研学旅行与非遗传承具有“双向反哺”作用。当前,研学旅行与非遗传承由于耦合机制不健全,影响两者价值共创效果。研学旅行在实践意义、体验形式、建设方向方面与非遗的教育价值、传承模式、发展趋势方面具有强耦合性,可以构建“文化育...
关键词:研学旅行 非遗传承 耦合 沉浸体验 活态传承 
反向设计:职业学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有效路径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60-63,共4页王通武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D/2021/03/35)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职业学校研学旅行课程强调课程目标的职业性、课程内容的生产性、学习方式的体验性、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针对当前职业学校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行”而不“学”、“学”而不“研”、“研”而无“果”等问题,提出反向设计开发职业学校研...
关键词:反向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 职业学校 成果导向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域外经验及启示被引量: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49-53,共5页王通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融合大运河非遗资源的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2021SJA064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D/2021/03/35);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保护并开发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高非遗“造血”功能的重要抓手。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带、英国庞特基西斯特水道桥与运河在保护和开发运河非遗方面的做法颇有可取...
关键词: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域外经验 
大运河江苏段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13,共6页王通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SJA0647);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州市文化研究资助项目(SZ20190704)。
大运河江苏段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是彰显江苏运河文化产业独特魅力,建设江苏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游客行为视角,从非遗项目受关注程度、市场服务标准水平、文创产品实用情况、文创产品品牌效应、游客获取信息及消费渠道5个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创产品 大运河江苏段 游客视角 产品开发 
资源同质区域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差异化研究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王通武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浙沪水乡旅游纪念品设计特征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2249
区域之间的旅游资源同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会出现差异化难度大、抄袭模仿严重等问题。客体表现出的地理及文化,主体表现出的开发性及全球化,均是导致其资源同质化的原因。旅游资源同质对旅游纪念品产生的影响具有正面及负面的双元性。对...
关键词:旅游资源同质 旅游纪念品设计 资源依托型 产品差异化 
IP视域下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以江苏水乡旅游地为例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16-120,共5页王通武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SJB2249)
在门票经济向文创经济转变的背景下,江苏水乡旅游纪念品存在市场竞争力低,对扩大旅游消费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IP运行机制中,旅游纪念品的构成内容呈现隐象的价值观、故事,显象的功能、形象的新形态,为江苏水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提...
关键词:IP 旅游纪念品 创新设计 江苏水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