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越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新生高职院校实证研究英语学习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滁州学院学报》《黄山学院学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师》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长日入夜行》中的哥特式写作手法
《唐山文学》2017年第11期155-156,共2页袁子越 
哥特小说起源于英国18世纪后半页,传统的英国哥特小说中常常包含着暴力、邪恶、悬疑、超自然等元素,给读者带来刺激猎奇的审美体验。哥特小说不仅在欧洲开创了'黑色浪漫主义'风潮,对美国文坛的影响则更加深远:'美国小说起始于哥特小说,...
关键词:写作手法 詹姆斯 哥特小说 哥特式 
普拉斯小说中的政治元素分析
《教师》2016年第35期25-26,共2页袁子越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小说大多基于其生活经历,也体现了她本人的政治意识。《影子侠》《超人与宝拉·布朗的新冬装》均通过描写“二战”时德裔美国人的生存困境,揭示了表面自由实则不公的政治环境,此外,“二战”后麦卡锡时代压抑、保...
关键词:普拉斯 小说 政治元素 人道主义 局限 
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与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价值工程》2015年第33期180-181,共2页袁子越 赵芝英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英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研究";课题编号:WXCY-2012-RZ-005
为了完成从高职专科英语专业到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衔接与过渡,采用了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课程定位及发展方向,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适合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升本院校的专业技能课程安排,以期成功地完成转型。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 英语专业 专业技能 课程设置 
每一个人的“钟形罩”——《钟形罩》的存在主义探析
《滁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袁子越 
本文通过存在主义哲学论点对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三个重要人物的人生历程进行了解读。通过对"自为存在"的人在"自在世界"中的异化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虚无感的原因。
关键词:存在主义 《钟形罩》 自我实现 自由选择 
高职院校新生英语学习现状与对策——基于江苏六所高职院校2011级新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84-86,共3页赵芝英 袁子越 胥春兰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50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WXCY-2011-RY-007)
为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江苏六所高职院校2011级新生,了解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教师角色等客观情况,然后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期望能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生 英语学习 对策 
《疯女孩的情歌》新批评解读
《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43-45,共3页袁子越 
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疯女孩的情歌》反映的是一名女孩对爱情的失望和批判。本文拟从新批评的视角,立足文本,探讨其中对立统一的整体结构,分析这首诗所应用的反讽、悖论、张力、复义等创作方法,及其对主题思想的反映。
关键词:《疯女孩的情歌》 新批评 反讽 张力 统一 
《银冠》与《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批判之比较
《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32,共3页袁子越 
小说《银冠》与《药》都运用简短的故事和犀利的手笔反射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但两部小说不仅在对主导意象和主要人物的塑造上有着极大的相似,而且不谋而合地表达了对自身传统...
关键词:《银冠》 《药》 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性 批判 
汉诗的英译与英“易”——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庞德对“中式美”的重塑
《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袁子越 
庞德在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思想,译诗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创造性重塑,成功地传递出原诗的意象美。
关键词:庞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意象 美感 重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